知识产权数量质量双提升 开创360安全模式服务大众

27.04.2015  14:06

      4月24日讯“创业第六年成功上市,上市两年后,市值超过100亿美元;被海外投资者誉为真正的——“中国创造”;创业九年,360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安全公司;每年警告580亿次钓鱼欺诈和恶意攻击钓鱼欺诈网站的成功率仅为1%;在360“免费安全”理念带动下,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全民享有免费安全和免费杀毒服务的互联网大国.......”一组组数据令人自豪一个个成绩令人振奋,当360公司主管知识产权的副总裁付彤以她温婉的语调向记者们讲述360公司艰难创业克服许多困难后取得的业绩时,在场的记者无不为之赞叹。

      记者们今天的赞叹是和过去比较而得出的,付彤对此并不讳言,她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以前,360同业界所谓的流氓软件相对抗时也被别人笑称为流氓软件,但时间改变一切,从2005年创业到今天,十年时间,360面临怎样的改变?它的生态是什么呢?作为拥有国内最大的免费安全平台的360公司,其最大的基因莫过于安全,在安全之上,360还有着360搜索、360网址导航以及360手机助手、应用商店等若干主流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入口。当安全基因与平台资源相结合,其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必然是巨大的!”

      建构出全球互联网前所未有的“360模式”

      中国经济网在360公司采访参观,随处看到创新的因子,时而是年轻人轻松萌萌哒的表情;时而时咖啡机前低声的研讨;时而是电脑前紧张的忙碌....在这里根本看不出悄然无息的安全保卫战在进行,而支撑安全的是知识产权。

      付彤告诉记者,作为互联网“免费安全”的首创者,360成立以来,秉承“用户利益至上”的原则,以颠覆式创新的模式,通过产品技术创新、用户体验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改变了市场格局,并建构出全球互联网前所未有的“360模式”。

      创新和开放是360的DNA。360通过提供完善的平台和网络安全服务,以开放平台模式实现商业价值,与合作伙伴共同建立起多方共赢的互联网生态体系。

      2011年3月30日,360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NYSE:QIHU)。

      截止2014年年底,360的PC端产品和服务的月活跃数达到5.09亿,360产品的用户渗透率近96.1%;使用360手机卫士的智能手机累计用户总数已达7.44亿;360浏览器的月度活跃用户达到3.61亿,在国产浏览器中处于领先地位;360个性化起始页和其子页面的日均独立访问用户为1.32亿人,日均点击量约为6.85亿次;360手机助手拥有中国安卓分发平台的最大市场份额;据第三方统计,360搜索市场份额达到30%,成为中国搜索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知识产权是保护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最有力的武器。公司周鸿祎董事长、齐向东总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将知识产权工作列为公司战略发展的核心工作,每年投入上千万资金发展知识产权,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凝聚核心竞争优势,从激烈的互联网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依托。360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为公司积累了数以千计的专利、商标及著作权等无形资产。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商标局、北京市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知识产权局领导多次亲临公司调研,对公司知识产权工作进行现场指导,更加坚定了公司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决心和信心。360公司通过多年来对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和维护,在为公司业务“保驾护航”的同时,也进一步铸就了“360”品牌“安全”的力量。

      “数量”和“质量”并举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自2012年起,360即确立了“数量”和“质量”并举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即在持续加大商标、专利和著作权申请数量、进行横向“圈地”布局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的质量、增加授权率,尤其在核心业务领域具备与竞争对手的抗衡力。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360公司目前已申请专利4000余件,商标申请2000件,软件著作权500余件,并仍在持续不断积极为公司积累和储备无形资产;

      2014年,360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和PCT申请量双双入围“全国十强”,在互联网业内引起巨大反响。

      360知识产权总监黄晶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在注重专利数量的同时,360知产团队还通过优秀代理人评选和发明人奖励等一系列激励措施,以及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关村促进局、专利保护协会、国家商标局、中华商标协会、北京市工商局等多个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密切沟通和交流,不断促进专利和商标质量的提升。

      在专利方面:360公司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千件专利企业”荣誉称号,并被评为首批“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360还取得了一批含金量非常高、具有极大竞争优势的专利,尤其是“安全漏洞修复技术”、“实时防护文件技术”、“云端白名单技术”、“QVM人工智能引擎”等专利荣获了第十五、十六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北京市发明专利三等奖”,“2014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殊荣。2014年8月14日,360更是获得由朝阳快维中心颁发的我国第一件GUI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证书,标志着中国GUI专利保护的首次破冰。

      知识产权保护任重道远

      培育一个好品牌非一日之功,毁掉一个好品牌确可以在一夕之间。无数经验教训表明,只有对品牌投入百分之百的爱护和关注、对任何侵权行为“零容忍”,才能够确保品牌之树长青。保护360品牌,知产团队实行的“监测常态化+处理快速化”的组合拳,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有效的净化了外部市场环境。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随着360知名度的不断提升,针对360侵权行为不断涌现,严重损害了360公司的合法权益,在公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公司利用知识产权武器进行了系列维权活动:针对PC端和移动端的维权活动。在PC端和移动端发现大量含有“360”的假冒软件,公众误认为由360公司开发或与360公司有所关联而误下载使用。某些网站或是名称、域名、网页内容中含有360,误导用户,或在网站上虚假标注360安全认证信息,欺骗用户。用户完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认为该网站由360创办或与360有所关联而点击。公司利用商标和品牌通过法律维权,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消除了网络上的不良影响。

      公司利用不正当竞争和工商维权,迫使他们收回这种搭便车的行为,从而维护了公司品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媒体披露一家名为“香港奇虎投资有限公司”的主体抢注140余件中国互联网公司商标,该主体因含有“奇虎”商号更是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360知悉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澄清,并向该香港公司的侵犯“奇虎”知名商号的侵权行为发动了法律诉讼。最后获得香港法院的支持,该公司被迫改名,从而证明公司的清白。为中国公司在大陆以外品牌维权塑造了成功案例。

      360公共事务部副总监朱萌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360随身wifi到360安全路由、360儿童卫士等一系列硬件的推出,我们在产品推出之前都在通过知识产权进行自我保护。至于业界普遍关注的360全新手机品牌的事情,我们能说的就是在5月6日正式对外发布,我们目前正在努力让中国创造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