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经济增长潜力与速度的关系

07.04.2015  09:38

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人代会确定,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增长7%左右。在经过了长期的两位数、“保8”和“7.5%左右”之后,“7%左右”目标的确定无疑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开启。由此,我又想到了林毅夫先生有关中国经济增速的一些观点。

林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经济学家。他的许多文章及在许多场合的发言,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即使面对经济下行风险或是外部唱衰的声音,他也坚定地表达着自己的信心和憧憬。三年前,他曾经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8%或以上高增速,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的两倍。在去年底举办的“2014年中华工商时报年会”上,他表示,中国在新常态下仍有8%的经济增长潜力,实际实现的增长率应该达到7%到7.5%。今年年初以来,他又在不同场合表示,未来15年中国经济仍有年均8%的增长潜力。2月,他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5年年会”上指出,十三五时期,印度经济增速将超过中国,并提出了“克服印度影响”的两种方式。3月上旬,他在两会上再次重复和强调,中国还有20年左右8%增长的潜力。3月下旬,他又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会上发言说,中国应该还有10年或更长时间8%的潜力。 

当然,增长潜力、或曰潜在增长力与实际增速是有差异的。但能否使两者最大程度地接近,却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标志之一。支撑林先生观点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于50年代的日本、60年代的新加坡、70年代的台湾和韩国,而这些国家和地区此后都保持了20年左右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二是发达国家的技术、产业已经处于国际前沿,再进步要靠自己开发,而中国则可以通过引进和借鉴实现跨越;三是中国许多地区的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落后,城镇化进程也远没有完成,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投资潜力和发展空间。

但是,笔者认为,就林先生涉及的这三个方面来看,未必能支持中国经济应该继续长期维持8%或稍低一些增长速度的观点。

其一,就日本、新加坡、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来看,其维持较高增速的时间大约都在三四十年之间。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之后,速度都有不同程度放缓。而中国自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以来,已经经历了大约三四十年的高速增长,再延续15-20年7%到8%的增速,使奇迹延续四五十年、乃至五六十年,既在世界范围内鲜见先例,也不符合基本的经济规律。不错,以上国家、地区或是在人均GDP水平与中国目前差不多的基础上又延续了一段时间的较高增长,但中国的人口规模相当于以上国家、地区总和的数倍以上,经济起飞时的起点低,内部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已日益凸显。加之总量已居世界第二,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绝对量不仅今非昔比,且大大高于除美国以外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如果把现在的速度再维持20年,要求每年的净增量继续一年大于一年,以此为目标,就难免继续走扩大外延的道路,实施强刺激,重复投资,破坏资源环境,加剧产能过剩。

其二,就技术、产业的升级换代来看,中国确实在很多领域与国际最先进水平仍有距离,特别是农业的现代化水平、重大装备工业的国产化率都仍然较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确曾大规模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但很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难以靠引进获得,我们境内的很多外资企业仍然只是一个加工厂,且相对集中于电子、汽车等少数领域,形成各地产业结构趋同,增长点单一。一旦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动荡,或是外资调整布局、撤资,就对我国境内以其为支柱的地区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可以继续引进和利用外资技术,但中国更需要加大和加快自主创新、自我研发的力度和步伐,自己创造发展的主动权和新的增长点。而这对中国而言,既需要时间也需要投入,且很难一蹴而就。

其三,就基础设施和城镇化进程来看,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确实仍有较大距离。但并非基础差就一定可以高增长。世界上有很多欠发达国家,但这些国家并没有长期持续高速发展。为什么?因为发展需要先进生产力的支撑,而先进生产力是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生产是再生产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只有通过生产创造出财富,才有可能对这些财富进行分配,这些财富也才有可能进入流通领域,并最终被消费。当然,如果产销不对路,生产出的产品并不一定都能进入下面的环节。而无论以投资还是消费去拉动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本末倒置、寅吃卯粮。做得好,会带来新的增量;做得不好,不仅增量有限,还会过多消耗存量,带来净存量的减少。

至于印度增速超中国的问题,2013年,印度的GDP和人均GDP仅相当于中国的20%和22%。基数低,速度增高的难度自然也低。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与在总量和人均水平都不是一个量级的经济体去拼速度,而应该尊重经济规律,放弃对经济增速长期不变的追求,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适度回调,同时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这样,即使速度低一些,却可能带来较高质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