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与国家林业局签署生态建设意见 看看“绿色大礼包”里都有啥

05.03.2016  12:11

  3月2日,省政府与国家林业局在京签署《进一步推进中原经济区生态建设的意见》。据此,国家林业局将我省中原经济区生态建设纳入国家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等方面给予支持。

  这份生态共建“大礼包”里都有啥,能为我省林业生态建设带来哪些“绿色福利”?3月3日,记者采访了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

  100亿元中央资金给力中原绿化

  根据意见,“十三五”期间,以构筑中原经济区生态屏障、丝绸之路经济带绿色走廊、南水北调水源区涵养体系、平原农区绿色经济增长为目标,国家将在我省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结合河南人口大省、平原大省、农业大省省情,大力支持森林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扩大城乡生态空间。积极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落实中央各类资金100亿元以上。

  【回应】我省继续推进林业生态省提升工程建设,每年完成造林200万亩,完成中幼林抚育240万亩,将全省942万亩湿地全部保护起来;按照林业重点工程和精品工程标准搞好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生态带建设,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3.3亿元补助资金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国家林业局将对我省国有林场改革给予重点支持。协调财政部落实国有林场改革补助政策,到2017年底安排我省国有林场改革补助资金3.3亿元;对我省停止国有林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将按照核定的实际停伐量和补助标准,优先安排停伐补贴。

  【回应】我省在国有林场改革中,积极探索创新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6年建国家储备林基地930万亩

  根据《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5-2020年我省计划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930万亩。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家开发银行将我省列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首批试点省,以南水北调干渠两侧为重点,安排低利率长周期大规模开发性专项贷款。

  【回应】我省做好国家储备林建设贷款模式确定,地方财政配套政策落实,编制项目建设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制定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基础工作。

  全面保护湿地实行总量管理

  国家林业局将扩大我省天然林保护范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保护湿地,实行湿地资源总量管理,对我省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和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实施重点保护,开展退耕还湿,改善湿地生态质量;全面保护重要生物物种,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

  【回应】我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研究划定林地、湿地、森林、物种等各领域生态红线并建立红线管控制度,加强天然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记者 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