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雪中赴会热议雾霾城市病 建议补助绿色出行者
□记者 刘江浩 田园 蔡君彦 陈骏
核心提示|好雪知时节。2016年郑州第一场雪,来得恰如其时。昨日,参加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委员,从各地冒雪赶到郑州驻地报到。报到首日便遇到降雪加雾霾天,雾霾话题自然而然地引起委员们的热议。
建议1 政府加大治理倒逼企业转型
在大河锦江饭店,记者遇到省政协委员、河南众恒公司董事长李威。李威委员说,每年回河南开会,首先反映的就是雾霾问题。防治大气污染,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要立足长远规划,做好打持久战、攻坚战的思想准备。
李威委员告诉记者,对污染企业的生产问题,应从源头上加强治理。治理不意味着完全关停,可以执行高环保标准,倒逼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切实加强环保,抓住机遇实现转型。
省政协委员赵俊祥也认可上述观点,他认为,在雾霾治理中,一些地方搞极端,觉得让企业关门便是解决之道,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他建议国家拿出一部分资金对企业治污措施的“升级换代”实施补贴,用这种“杠杆效应”去撬动更大的社会效益。
建议2 注意油烟排放等小污染源治理
“治理雾霾,对大污染源要抓实,同时还要注意抓小、抓早。”省政协委员、郑州市妇联主席马裴颖说。家庭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以油烟排放为例,郑州市300万个家庭,如果都能提升低碳环保理念,也能带来大改变。同时,要鼓励孩子从小树立环保理念,重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力量。
省政协委员、鹤壁市妇联主席李香芳说,去年,鹤壁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323天,在全省名列第一。在好环境中待习惯了,更觉得雾霾讨人厌。她很赞同控制家庭污染源的环保理念。
建议3 单位可对绿色出行员工给予补助
“雾霾是全国性的话题,在郑州这座人口众多的城市尤为明显。”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郑州市委专职副主委郑高飞说,之前听过一个专家讲,凡是人员集中的地方,雾霾和污染就会很严重,汽车多、饭店集中、拆迁工程大、燃煤量大,让雾霾成为“城市病”。
郑高飞委员认为,治理雾霾不能只靠政策,每个人、每个单位都有责任和义务。“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形成相关制度,让职工少开车,对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职工,给予交通补助或额外奖励。”他表示,由于停车位紧张,郑州不少医院已经实施让职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制度,减少拥堵的同时,也为治霾出了力。
郑高飞说,通过减少私家车上路,不仅可解决拥堵,也能改善大气质量,如果更多单位和企业参与进来,相信环境会改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