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改委: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18.08.2014  11:33

      本报讯(记者王冠星)8月15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河南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批重点事项》部署,省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了优良的体制环境。       “省发展改革委通过扎实推进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开放民间投资领域,创新融资模式,激发了企业投资活力,促进了民间投资发展,增强了资金保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孙廷喜表示。       为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投资活力,去年底以来,省发展改革委加快职能转变,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企业投资一般社会事业项目等8个审批事项,将风电站核准等20个审批事项下放市县政府。对下放的审批事项,省发展改革委加强后续监管和业务指导,确保审批便利、高效。一些项目由核准改为备案后,企业不再向上逐级跑项目,经办人员不出县(市、区)即可在10个工作日内取得备案文件。此前都需要政府核准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现在绝大部分实行备案管理。       “只要打破制约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民间资本活力就能进一步释放。”孙廷喜说,省发展改革委着力完善政策体系,抓好示范项目带动,努力消除政策壁垒,去年底以来分三批向社会推介752个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引导民间资本采用PPP、BOT、TOT等模式建设和经营。截至7月底,这批项目中已有387个落实民间投资主体,172个开工建设。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84%,增速达到25%,超过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9个百分点。       在创新融资模式方面,省发展改革委积极推动债券发行创新、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截至7月底,我省已发行11只企业债券,融资总额116.2亿元;获批待发、上报待审企业债券8只,总规模102.5亿元。总规模300亿元的中原航空港产业投资基金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省内已完成工商注册和正在办理工商注册的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达到41只,认缴资本规模112.6亿元。此外,省发展改革委正在谋划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3只大型产业投资基金。       孙廷喜表示,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转变职能,突出宏观调控与综合协调两大重点,更加集中精力抓大事、谋大事;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梳理公布部门职权清单,清单之外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