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粒盐不进有人自我断食不少肾病患者走进饮食误区

22.09.2014  09:36

  慢性肾病是一种症状隐匿且病情呈进展性的疾病,全球发病率高达11%左右,并有逐年上升趋势。面对这种难以根治的常见病,我们如何减缓它的进展?是否能在饮食疗法上做做文章?

  上周末,全国各地的中医肾病专家汇聚杭州,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27次肾病分会学术年会上,分享最新的研究经验,并提出患者饮食营养新原则。

  肾病患者优质蛋白摄入太少

  肾病中医上叫肾风病,除了与生活方式、病毒感染有关,还与遗传基因有关。患病后,会出现少尿、尿血、泡沫尿、多尿、夜尿、水肿等表现。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仍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临床上的治疗目标,以降低蛋白尿、控制血压和高尿酸,并减少肾组织的进一步损伤,维持肾功能稳定为主。这对护理的要求很高。

  市中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兼肾病科护士长张红梅,平时坐诊肾病饮食营养门诊。通过对2329位病人进行跟踪指导,她发现,近95%的肾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存在误区。

  “大多数病人认为少吃好,一些患者甚至采用饥饿疗法,导致体质严重下降。有时我告诉病人要做到优质低蛋白饮食,结果患者就只控制荤菜量,但米面类进食量却很大。殊不知,饭里都是劣质蛋白。膳食中优质蛋白占50%以上的患者,只有15.8%。”

  张红梅说,此外,对于盐的摄入,患者也存在两个极端。有2.5%的患者粒盐不进,菜里从不加盐;还有8%的患者,盐摄入量却远高于每天6克。“所以患者来医院后,我们会用不同浓度的盐水进行试验,测定每位患者的盐阈。这样就知道每个人该限多少盐。

  豆制品颠覆传统有害观点

  肾病患者能吃大豆类食品吗?针对这个争议性话题,张红梅在会上做了报告。

  “传统观点认为,动物蛋白含较多必须氨基酸,对肾脏功能有益;大豆及大豆类制品,含较多非必须氨基酸,会加重肾损害,患者不宜摄入。而近10年来的研究结果,却颠覆了这一理论。”

  张红梅说,目前认为,大豆蛋白比动物蛋白更具优越性,不仅富含优质的必需氨基酸,大豆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成分,还有保护肾脏的功能。

  “对于痛风继发肾病的患者,张红梅建议不要吃动物内脏、海鲜、鱼子等高嘌呤食物,少吃鱼肉蛋等中嘌呤食物,可以多吃些牛奶、水果蔬菜等低嘌呤食品。糖尿病继发肾病患者,首先要把血糖控制好,同时关注胰岛素用量和蛋白质补充。”

  除了饮食,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慢性肾病大都有肾脏微循环障碍,即中医所说的血瘀证。如果肾病患者适度运动,能促使肾脏血液循环增加,促进肾功能恢复,防止肾萎缩。

  医生们鼓励患者每天打打太极拳,这能改善慢性肾病患者肌肉的活动能力,同时改善疲乏、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等。一套简化太极拳约需5分钟,能量消耗仅为11.92卡路里,运动量较小,适合慢性肾病患者。

  “正确的饮食和运动治疗,可以舒缓心情,肾病患者也能长期生存。我们这里一位老病人,已经透析了四五年,马上就要过100岁生日了。”

  黄芪鲫鱼汤或鲤鱼汤可养精血

  肾病科主任陈洪宇说,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与痛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脱不了干系。她说,平时体检,一旦尿常规检出蛋白尿阳性、白细胞增多,血常规显示血色素低,就要引起警惕。

  “要早期发现肾脏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年做一次尿常规检查。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肾脏病家族史或长期使用药物等高危人群,则要增加尿检频率,每3到5个月就要做一次尿检。另外,每年要做一次血常规,并定期测量血压。”

  许多人问,查出肾病怎么办?从中医的角度讲,就是“已病防变”。“中医上讲要补精血。肾病患者可以喝点黄芪鲫鱼汤或黄芪鲤鱼汤。如果有低蛋白血症,可以吃点黑大豆。切忌暴饮暴食。”

  陈主任提醒,平时生活中,要预防肾病,一定别熬夜,要保持心平气和,不能暴躁。“要知道郁怒伤肝,肝气损伤也会伤肾。一个词,就是淡定。”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