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焦裕禄式好干部——梁太昌

08.05.2014  17:57

核心提示:梁太昌,1939年生于尉氏县,大营乡梁家村人。1961年,毕业于洛阳林业专科学校,是解放后尉氏县第一代林业工程师,中国林学会会员。

中国网郑州5月7日电 (记者 刘杰 通讯员 葛哲)尉氏县林业干部梁太昌,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尉氏县西部沙区,带领群众彻底制服了风沙,改善了生态环境,使昔日“雁不落,草不长,兔子扒窝住不长”的穷沙区变成了“鸟鸣百花香,不见飞沙扬”的绿色屏障。梁太昌也因此被当地百姓誉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梁太昌,1939年生于尉氏县,大营乡梁家村人。1961年,毕业于洛阳林业专科学校,是解放后尉氏县第一代林业工程师,中国林学会会员。曾连任三届尉氏县政协副主席、三届河南省政协委员,多次被评为全国“农业百佳劳模”、河南省农业劳动模范、河南省科技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政协提案先进工作者。1988年,由他主导的国家科委项目尉氏县林业实验区效果荣获中国农科院技术进步一等奖,其成果录入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黄淮海平原低产田治理及其效果》一书。退休后任尉氏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2001年2月荣获省委、省政府离退休先进个人。

徒步计万里  誓让沙岗披绿装

梁太昌出生在尉氏县大营乡梁家村的一户贫苦农家。幼时的他,目睹了家乡“风前一片黄、风后一片沙,水井被填平、房屋被压塌”的惨状。目睹乡亲们不堪风沙之苦背井离乡的悲惨情形,梁太昌暗自立下誓言:长大以后一定要要用自己微薄的身躯,降服沙魔,给家乡的黄沙地披上绿装。1958年,梁太昌如愿以偿地考进了洛阳林业专科学校。

林校三年,梁太昌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1961年,毕业分配时,因为梁太昌品学兼优,学校决定保送他到北京林学院深造。为早日实现治沙的夙愿,梁太昌毅然放弃了深造的机会,被分配到尉氏县人委林业科工作,下定决心要用他学到的林果知识,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绿化沙岗,遏制沙魔,造福群众。

回到家乡后的梁太昌,放弃了县城的舒适生活,背起简单的行李,吃住在农家,用了5年的时间,徒步万里,考察了西部沙区24万亩沙地、8000多个沙丘、400多条沙带,摸清了全县沙区的基本状况,并据此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治理的治沙方案:一是合理规划,因地制宜;二是密植林木,多树种一起上;三是坑深穴大,深埋浅栽,加强后续管理。这一方案得到了当时县委、县政府的认可,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种草固沙,向风沙进军的战斗。

十年淌血汗  绿了大马九条岗

1965年,梁太昌主动要求到条件最艰苦、风沙最严重的大马乡林站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年。

当时的大马乡是一个“九岗十八洼,土壤尽黄沙,沙丘连沙丘,丘旁住人家”的风沙重灾区,全乡每年播种的3.5万亩小麦,有1.8万亩因沙土掩埋而绝收,其余1.7万亩单产不到50斤,群众生产生活极度艰难。

梁太昌到大马林站的第一件事,就是征得党委政府的同意,组织了100多人的调查队,对全乡74个村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实地调查。通过调查,他摸清了全乡沙害的实情,掌握了“沙助风威,风造沙害”的风沙肆虐规律。在此基础上,梁太昌提出了“固沙先锁风,锁风必种草”和“两槐占沙岗,榆树进村庄,杨柳河边站,桐树进大方”的分类治沙方案,喊出了“一年草封岗,两年树成行,三年锁风沙,四年卖余粮”的响亮口号。

为了这一治沙方案的实施,梁太昌既是出谋划策的军师,也是冲锋陷阵的勇士。要植树,树苗是关键。五万亩沙地,需要几百万棵树苗,时值经济困难时期,各村的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没处买,也没钱买那么多树苗。于是,摆在梁太昌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育苗。在当时恶劣的条件下,自己育苗谈何容易啊!但他再难也要干,先购置优良树种,接着刨苗圃,下种子,昼夜守候在苗圃旁,像守护自己的婴儿那样精心呵护着小种苗。饿了就啃口凉馍,困了就打个盹,不知经历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啊!苦心人天不负,育苗工作终获得成功!

育苗的成功,只是治沙的准备工作,要想防住风沙,树木成林才行啊。稀稀拉拉种上几棵树是不行的,要有一定的规模,第一次准备栽20亩,当成实验田,如果成功了,再以点带面全面铺开。说干就干,第二天梁太昌就组织群众在大马村北流动沙丘上栽下了第一批树苗。谁知树苗刚种上没几天,天气陡变,狂风骤起,扬起的黄沙遮天蔽日。大风刮后,20多亩小树苗有的被风连根拔起,有的被黄沙压得看不见树梢。梁太昌拣起枯萎的小树苗,欲哭无泪,心像刀扎一样难受。

第一次封沙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风言风语接踵而至,有的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有说风凉话的,有翻白眼的,有讥笑的......那段时间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情绪低沉。造林的失败对他的思想打击很大,是屈服?还是迎难而上?在困难面前决不能低头,在自然灾害面前绝不能退缩。于是,初生牛犊的他痛下决心,再难也要坚持,造林不成功决不罢休。就这样,栽了毁,毁了栽,三伏酷暑,他顶着炎炎烈日、踩着发烫的黄沙仔细检查树苗的长势;风雨交加之夜,他拿着手电筒一处处察看水沙流向;狂风突起之时,他在弥漫的黄沙中扶起一棵棵被风刮倒的树苗。经过几年摸爬滚打,终于在三年后的1968年雨季,造林获得成功。成功背后的酸甜苦辣,只有梁太昌心里最清楚。

十多年来,他跑遍了大马乡74个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主持完成了大马乡5万余亩沙地的造林规划,完成防风固沙林50780亩,防护林带77条,农桐间作1万亩,沙岗路边植树41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33%,粮食产量比10年前增长了10倍。

十多年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费,他为大马乡建起了一座座绿色金字塔,一条条防风固沙网。大马乡彻底制服了风沙,改善了生态环境,使昔日“雁不落,草不长,兔子扒窝住不长”的穷沙区变成了“鸟鸣百花香,不见飞沙扬”的绿色屏障。谈起老梁在大马开始植树造林那段往事,大马乡的群众至今记忆犹新。与他同龄的该乡老党员马盘根说:“太昌吃大苦、作大难,受大罪了,他是大马乡的恩人啊!

大马乡的治沙经验引起了国内外林业专家的广泛关注,省、市、县林业现场会多次在大马乡召开,全国第五次平原绿化工作会议的与会人员专程到大马乡参观。1980年以来,联合国林业官员及美国、日本、印度、加拿大、新西兰、泰国等国家的林业专家先后到大马乡参观考察。梁太昌也因此以“治沙专家”而闻名遐迩。

二次再创业  要让家乡变果乡

1975年,梁太昌离开了他辛勤工作了十多年的大马乡,调入县林业局工作,从林政股长、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直到县政协副主席。虽然梁太昌身份变了,名气大了,但他治沙造林的一腔热情丝毫没有减少。他虽然在县城安了家,却很少在家里住。往往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期间是冷落了妻子,旁落了孩子,为了心爱的事业,他顾不了那么多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载着他跑遍了尉氏西北部沙区的每一个角落,他走到哪里,就会给哪里带来绿色和希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六七十年代那种以防风固沙为目的的“两槐站沙岗”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农民发家致富的需求。1989年,经过5个多月的调研和实地考察,走访群众,梁太昌夜以继日地撰写了《尉氏县大枣基地发展规划》、《西部沙区发展杂果的可行性报告》等专题论文,建议县委、县政府把沙区部分刺槐林改造成经济林和速生丰产林的沙区开发工程,被县委、县政府采纳实施,并荣获开封市科技进步奖。在荣誉面前梁太昌没有止步,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沙区果树高产开发上,开始了他在沙区的二次创业。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梁太昌也由青春少年,变成了白头老翁,本该享受天伦之乐,但1990年3月,他退休的第二天,门楼任的乡领导就拿着聘书邀请梁太昌当林果技术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梁太昌没有丝毫的犹豫,说服自己的老伴和孩子,毅然接过了门楼任乡“林果技术指导员”的聘书,开始在他在沙区实施果树富农的新征程。

门楼任乡的林果业发展状况梁太昌心里是有数的。这个乡闫前村有他退休前指导栽种的300亩新品种梨园,急需技术上的帮助。和往常一样,他骑上破旧的自行车,轻车熟路地来到闫前村,在村里一住就是五六天,教张家治虫害技术,指导李家剪枝,到王家果园看看梨的长势。白天忙一天,晚上给技术员培训班上课,一天下来,骨头像散了架似的,走到住室倒头便进入了梦乡。那一年,在梁太昌的技术指导下,闫前村水果大丰收,亩均收入2000元,农民朋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

当说到2000年秦家村500亩沙丘变果园的情景时,该村原党支部书记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在梁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沙丘中修了条路,打了12眼水井。为了果树苗,梁老师多方协调找贷款,跑到省城购买果树苗。省农科所的同志得知梁老师退休不在家享清福,整天与群众平岗造田、兴建果园,耳朵冻得起了疮,手、脸冻得像发面,裂着口直淌血,他们无不感到震惊,爽快答应为秦家村提供半价优惠良果木苗。随后,梁老师又从家中拿出了他老两口多年积攒的1万元,购买了防风治沙急用的树苗和草种,使这500亩沙岗地形成了‘外有杨树站岗,内有花椒当墙,周边紫槐固沙,果树占据中央’的既能防风固沙,又有经济潜力的生态果园。

梁太昌不但规划设计的好,而且着重实干。领导说,梁太昌是沙区的“活地图”,哪个乡,哪个村甚至那块沙地宜种什么果树,他都心中有数。群众说,梁太昌是果树的“守护神”,从树种选择、树苗栽种到技术指导;哪里有果树,哪里就有梁太昌的身影。

如今,在梁太昌的绿化图上,尉氏县西部沙区的门楼任乡、大马乡、大营乡、岗李乡等正有条不紊地对已经绿化的沙地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在强化防风固沙、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对沙区进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新一轮开发。目前,岗李乡的500亩大枣、李子及800亩大樱桃树,大马乡的2000亩油桃、杏、李子,门楼任乡引进22个新品种栽种的5000余亩梨、枣、桃、李子等果树都已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经过梁太昌精心指导和辛勤劳动,沙中取宝,沙里淘金,在尉氏县正在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已是76岁高龄的他始终关注着自己家乡的发展变化,决定在有生之年扎根在大营镇沙区,在指导果农发展万亩“小杂果”的同时,自己投资20多万元,承包30多亩沙地,建成了用于防风固沙的特种苗圃,主要品种有白拉树、大叶女针、国槐等,无偿提供给周边群众绿化沙岗。他说“过去,我的理想是誓让沙岗披绿装,现在,我的理想是要把我的家乡变果乡林海,让祖祖辈辈受尽风沙之苦的父老乡亲真正富起来,把一座座沙岗变成金山、银山,让大营的天更蓝,水更绿,让大营成为人人羡慕的赛江南。

有一种伟大叫平凡,有一种感动叫坚守。梁太昌同志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舍小家,为大家,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甘当人民的老黄牛。他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从不满足,他说我要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买书、读书、积书近三千册,他说只要有一息尚存,我就把我积累的科技知识和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啊!他以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沙区群众的尊重和拥戴,大家都说:“老梁就是我们沙区的“活财神,在他身上又看到了当年焦裕禄在尉氏的身影”。

1965年,梁太昌同志把入党申请书郑重递交组织。没多久,原县委副书记高峰同志代表组织,语重心长地教导梁太昌:焦裕禄同志在尉氏工作多年,是我们党内的榜样,你能不能留在党外,给咱县党外人士树个榜样?梁太昌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书记的重托,留在党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沙区,以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95万尉氏人民的敬仰,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本文来源: 中国网河南频道         责任编辑:詹邦洋)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 .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