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泰基金宋楠:我眼里的“90后”创业者
前几天看到一本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于1982年,叫《怎样鉴别黄色歌曲》,真是把宝宝吓了一跳。书中对黄色歌曲的定义是:“一种精神腐蚀剂 ,糖衣裹着的毒药,就是让人们在甜蜜的愉快中吸收它的毒性;……许多表现妇女失恋或被遗弃时哀怨悲苦情调的黄色歌曲,它们并不是出于对这些被凌辱的妇女的同情,也不是为了表现她们的不幸,而是为了她们要博取廉价的怜爱的需要。”
洪泰基金投资经理宋楠
很有意思,这反映了那个时代主流文化对新兴文化的看法,某种程度上正与我们现在看所谓“90后”一致。很多“过来人”都觉得“90后”的“无底线、性开放、拜金、高调……”都是为了“博取廉价的怜爱”(可理解为关注)的需要。然而确实是这样吗?
要表达的可能是南辕北辙
今天来看,80年代以邓丽君为代表的“靡靡之音”,本质上是激起了年轻人的共鸣。从功能上来看,从来都没有以“博取廉价的怜爱”为目的。这样新兴的文化形态很难愉悦主流文化群体,觉得年轻人需要自己的怜爱,某种程度上是老一辈人对自己存在感的意淫。
先定义“90后”
其实我很不喜欢“XX后“这样的标签,好像人真的能从出生年月的早晚分个三六九等一样,其实90后也跟其它60、70、80后一样,拥有一个个体所拥有的全部特征,平凡无奇者有之,逆反洒脱者亦有之。我想讨论的并不是90后的全部,而是90后群体中 “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这一撮儿人。
然并卵,这到底是怎样一群人?
这个话题我思索许久,然而实在难以用一个词,一句话来概括。90后在我看来,拥有跟所有年代的年轻人一样的问题,对自己的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眼中的90后,是整个思维体系的重构:他们虽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他们很少表达崇拜,但是绝不吝惜表达鄙视;他们乐于对一切开放,拘束对于他们来说是个新名词;他们最懂得的是拒绝,他们很少表达赞赏。
他们看待事物的出发点就不一样,主流人群是以一件事对家国天下有什么好处,对大家有什么益处,有什么社会影响力这样“自上而下”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而“90后”是由“这件事有什么坏处,这件事有什么不同,这件事对我有什么用”这样“自下而上”的视角去看一件事。他们不以发现共同的美而兴奋,他们更喜欢发现独特的坏,这样才会觉得自己有存在感。“90后”的女生就算哭晕在厕所,也希望是在男厕所,这就是“90后”让人看不懂的核心:通过制造落差来凸显自我。
从投资角度看,什么是“90后”的产品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90后”并不是什么怪物,他们没有什么全新的需求,每个人都遵循马斯洛的金字塔模型。需求从来都不是创造的,只是在不同时代被不一样的满足。
放在“90后”这个群体来看,我在看这样的产品的时候,首先可以确认的是他们不需要的东西:追求共性,追求认同,追求所谓的“真善美”,网络歌曲,主旋律…… 这些都是他们不喜欢的东西,也就不应该在产品中体现出来。然后,在所做的事情中,锁定他们一定会想要的一件事,这件事应该是这个人群对产品的核心期望,但是很难做得到。举个例子,“便宜的iphone”是人们对手机的核心期望;“随叫随到”是人们对所有服务类商业的核心期望;“约得到美女”是人们对社交产品的核心期望;“无噪音,覆盖范围大,不用换滤芯”是人们对空气净化器的核心期望,等等。
结合以上两点,现在已经能够看出“90后”不喜欢的元素以及对不同产品的核心诉求,下一步就是,在产品中抛弃所有他们不喜欢的,在“他们最喜欢但是做不到”和“他们根本就不看”这两个维度中间寻求一个平衡点,通过不断的尝试、迭代,测试用户的真实需求和接受程度,去选择自己合适的产品方向。
需要提一点的是,产品运营中使用的策略也是如此,哪怕你不知道你的用户到底喜欢什么,至少应该明白他们不喜欢什么,之后用引导他们人性中灰暗一面的方式去测试他们对不同产品方向的接受程度,会更快的达到预期。
是的,我们在经历一场伟大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这个词儿也说得比较俗了,但我还真找不出比这个词儿更好的能形容我所看到的这个时代。先做个文艺复兴的简单科普:13世纪末,意大利人兜里有钱了,不满教会愚民式统治,开始提倡人的价值和尊严,后来拓展到全欧洲。从这样大的社会化背景来说,我们其实也正处在这样一个有趣的时间节点,饱暖了,开始想点别的。
而我们其实正站在这样的洪流里,网络加速了整个世界的运转效率,让每一个想要自我实现的人都可以获取比曾经多得多的信息,而这又推动了人们成为更独特的个体。这样一个百花齐放的世界里可以说机会和想象力是无穷的。以自我觉醒为代表的“90后”甚至更往后的年轻人的价值观,会带动整个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大家可以看到的例子是近几年的文化娱乐行业,新机构,新IP带来的冲击层出不穷,未来各种形式的作品肯定会更多,这是目前能够感知到的最明显的变化。那么对于一个投资机构来说,我们要着眼于未来,其实机会也是很多的,举几个例子来看:1.目前我们的文学艺术行业基本上是一潭死水,真正的诗人,作家,艺术巨匠,一定会在“90后”中爆发出现。2.传统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也会诞生很多具有“看不懂”属性的品牌和商品。3.追求自我本质上是追求选择自由的权力,在一切没有选择或者没多少选择的行业里,变革都将出现,并且一定会由“90后”所主导。
“我用青春赌明天”,呵呵
如果我会吸烟的话,一定是狠嘬了两口才写下这个标题,做“90后”喜欢的事,和90后正在做的事,其实是TM两回事。
资本如同一个舞台,创业者投资人就如同演员跟观众一样,演绎着各自心中的不平凡。有意思的是,这个舞台就在我们身边,有时你根本就看不清这是戏里戏外。坦白说,我认识的“90后”创业者中成功者寥寥,大多数人,都在镁光灯下,成了自己操纵着的提线木偶。
悲剧看得多了,就变成了喜剧,且以几个片段来看看我认知中“90后”创业者的缩影:
第一幕
时间:2014年末
公司:某高科技公司A
人物:X君
X君是一段传奇,年底融资时,几乎敲不开什么机构的门,后来是因为口才好,临时顶替才上了一些平台的路演,几番周折,终于拿到了天使投资,不算多,但是X君仍然非常感恩,小团队在一起,日以继夜的为了梦想奋斗。
国内投资人有个特点,凡是美国流行的,都想在中国试一试,俗称“C2C”,不知道算不算投资人的劣根性。前段时间流行的“Magic模式”,现在看来就是一地鸡毛。X君也是这么幸运,跟他业务几乎相同的一个美国公司,在他融完天使之后,在美国融了一大笔钱。瞬间,X君就变成了香饽饽,投资机构蜂拥而至,短短半年时间,先后完成了三轮融资,X君也因此从一文不名到身家数亿,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时代先锋”。
其实好戏这才开始:拿了钱之后,“亿万富翁”(虽然是纸面富贵)展露出了“英雄本色”,在公司里搞封建统治。搞发布会,搞“我为自己带盐”,上新闻,上电视,唯独没想清楚自己当年要做的“改变世界”的事儿该怎么继续。所有的合伙人也因为他的排挤和无所作为陆续离开了公司。
更有意思的是,自信心爆棚的X君还在后续融资时允许自己的前两轮投资人退出,导致了公司运营资金不足。融完钱没多久,公司就陷入了运营困难,后续投资人由于他业务上没有进度,也找不到新的接盘侠,X君在火了一把之后,究竟是清算公司,再度一无所有;或者卖房子卖地去赌明天?
第二幕
时间:2015年初
公司:某“互联网思维”公司B
人物:小明
小明从小就顶着天才的光环,小发明小创造层出不穷(没做炸药),艺术文化样样在行,长得也还周正,从来都是人群中的焦点,就算到了国内最高学府“宇宙大学”也不例外。学校活动、社团活动、学术活动,样样都不落下,一直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尖子”就是要样样领先,创业这事小明也没闲着。由于小明本身就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名气不小,几个著名天使投资人几乎都是还没听明白到底要干什么就已经给了钱,小明就这样,再次继续着“20分钟拿到投资”的神话。
是的,好戏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小明不仅自己不了解商业,家里也跟做生意不沾边,完全没有商业思维熏陶的他根本搞不清楚公司该怎么做,现金流该怎么控制。到手的钱先租了大办公室,高级公寓,找了一帮小跟班发工资,甚至给自己女朋友也开了工资(当然了,不知道哪个事情在前面)。结果想象中的产品开发难度很大,开发进度一再延期,产品还没拿出样品,钱也花的差不多了。
小明的创业其实仍在继续,他天天盘算着,下个“秒投”我的人在哪里呢?我还可以做别的呀!
旁白
其实也不都那么不靠谱,接下来举一个正在进行时的例子。
第三幕
时间:2015年中
公司:某移动互联网公司C
人物:M男
M男就是“其他人眼中的90后”的代表,潮牌,铆钉,耳钉,染发……浑身上下根本找不到“靠谱”的气息。从小打架斗殴,大学都没上就去“搞艺术”。后来艺术没搞成,去了互联网公司,发现自己那点圈内的知识也还用得上,在几个知名互联网公司混得不错。
行事剑走偏锋,甚至偏激的M男岂是甘居人下之辈,趁着这股全民创业的风潮也下海创业了。投资聊得并不顺利,“高逼格”的投资人碰上“接地气”的创业者,两个人说的想的,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说起来还是M男拂袖而去的次数更多一些。后来终于觅得一“知音”,算是侥幸拿到了天使投资。
属于M男的好戏其实还未上演:多年“行走江湖”的经验让M男深知人心的不易,创业的艰难。一边控制成本,尽量能让公司活得更久。一边跟员工打成一片,高举“公司是大家的,我们是牛逼的”两大旗帜。员工几乎都是自愿放弃所有双休日在工作,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在一家牛逼的公司里做了一件牛逼的事情,最终自己也会牛逼。M男觉得90后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我要牛逼”。
剧终
以上的故事均是虚构,如有雷同实属正常,个人绝不负责一一对应。舞台中的“90后”创业者在被关注后往往都产生了一种艺人心态,觉得自己就是公司的神,觉得自己既然已经受到了关注和追捧,只要继续下去,肯定会有人接着买单。殊不知创业就是创业,名气再响,脱离了商业规律也是一文不值。对于“90后”创业者,我只能说且行且珍惜。
最后还得总结
新兴文化、新兴群体的大放异彩,并不是以“主流人群”的接受为基础,而是因为宣扬新兴文化的年轻人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这其中的隔阂其实是永远存在的,想要看懂“90后”,“接受”远远比“理解”两个字更重要。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