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起点上的新跨越——我省夏粮喜获“十连增”述评

08.05.2014  18:44

3186.1万吨!又是一次奋力的跨越,我省夏粮产量稳稳站在了新的制高点。

  面对耕地资源有限的现实,站在夏粮连续“九连增”的高起点上,这成绩令人振奋的同时,更感来之不易。回顾今年夏粮生产的历程,全省各地以领导方式转变不断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科技释放出巨大能量,防灾减灾“筑起”强大防护网络,现代农业理念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芝麻开花步步高”……

  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坚实步履,为全省夏粮“十连增”找到了有力的注脚。

  科技力量

  “撬动”粮食高产

  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53.5%,低于世界发达国家20%左右。

  促进粮食增产,前提和基础是稳定面积,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而高产创建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今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同时锁定“农业科技”,意义深远。

  良种是基础。

  荥阳市广武镇苏寨村村民苏吉全对这句话感受最深:“麦子收成好,品质好,根本不愁卖。”

  让苏吉全放心的麦种是省农科院培育的郑麦9023。这个品种的重要特性就是抗病性强、稳产。该院专家告诉记者,今年小麦赤霉病发病严重,但郑麦9023抗病性强,几乎没有受到赤霉病影响,产量十分稳定。“刚开始推广这个品种时,大伙都不太相信。现在都服了。”

  在永城市,今年的小麦生产是近几年最好的一年。除了“政策好,天帮忙”外,良种是决定因素。今年该市主推的周麦16、周麦22、矮抗58、豫教5号等优良小麦,覆盖面积达90%以上,为稳产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良田是关键。

  “要不是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现在的产量想都不敢想。”西平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周广有感慨地说。原本平均亩产不到400公斤的麦田,在实施“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后,今年百亩方测产结果已达到605.4公斤∕亩。

  周广有所说的“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是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的一项旨在为粮食增产提供的专项农技服务。该计划依靠省农科院、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组成的强大科技智囊团,在我省30个县(市)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实施。通过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的建设,让各项目区有了更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使良种普及率达到100%,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率达到55%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良法是“助推器”。

  “过去是‘庄稼活儿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现在,深耕、播种、冬灌、施肥、测土配方、防病防虫,这里头技术可多了。俺的农技指导员会直接到田间地头来指导。”在延津县司寨乡范庄村,村民王学富这样告诉记者。

  把农业技术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今年以来,全省组织1.3万多名农业科技人员,以夏粮生产技术指导培训和工作督导为重点,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到田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入户指导36.7万人次,培训农民689.2万人次,彻底打穿了农业实用技术到不了田间地头的“棚架”,打通了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

  “农业科技的广泛运用,立体化、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保证,成为撬动粮食高产的支撑力量。”总结夏粮“十连增”的原因时,省农业厅副厅长魏蒙关这样分析道。

  防灾减灾“筑牢”保护网络

  没有大涝大旱,今年,我省夏粮生产遭遇另一道“坎”。

  今年3月初,我省植保部门就发出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认为今年春季气候条件对病虫发生较适宜,全省小麦中后期病虫害总体偏重。

  减损也是增产。经过夏粮“九连增”,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我省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包括“一喷三防”、浇防冻水、麦田镇压、土地深松等在内的防灾减灾体系。因此,预警发出后,防治方案很快出台了。除了中央财政今年首次安排3.99亿元专项资金,对河南省小麦实施“一喷三防”给予补助外,我省专门下发《关于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找准最佳时机,科学配方,统一喷防,利用现有植保、农机等合作组织,整乡整村推进,确保“一喷三防”效果。

  及时的监测预警,有力的防范措施,凸显了我省防灾减灾的快速反应。一场夏粮“保卫战”在全省打响。

  5月,正是小麦抽穗扬花的季节,全省万名农业科技人员奔赴田间,指导农民“一喷三防”。洛阳市40个小麦综合防控示范区全部采取了统一防治;许昌县结合科技包村活动,全县包村科技人员入村到户,20万份小麦一喷三防明白纸,逐一发放到群众手中。

  “今年病虫害特别厉害。那些没做统一喷防的农户,每亩至少要减产200斤。”今年“三夏”期间,这是记者听到最多的话语。

  实践证明,在小麦中后期大面积实施“一喷三防”,能够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实现保大穗、增粒重。来自省农业厅植保站统计,全省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的地块比不喷施的地块,平均可增产10%以上。

  现代农业“推开”丰收之门

  18天,15万台收割机,机收小麦7818万亩,机收率达97.6%……

  这一连串的数字,反映的不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身影正在被快捷、高效的农业机械所取代,还悄然折射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种地每年能净赚一百多万元?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西华县西华营乡常武营村农民盖会章做到了。经过土地流转,他承包了5000亩地,通过对粮食生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植保服务、统一农技培训,土地产出率大幅提升,去年粮食总产量560多万斤,纯收入150多万元。虽然今年的最终收入还没有出来,但盖会章乐呵呵地说:“只会比去年好。”

  来自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省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1982万亩,比上一年增长50.9%。专家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村社区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省各地出现,全省土地流转将进入一个加速期。

  “三夏”期间,走在麦浪翻滚的中原大地,处处可见“三夏”大忙人不忙的景象。在荥阳市崔庙镇郑庄社区,农民搬入新社区居住,土地流转给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来打理,借助现代大型机械农具,十来个人,两天时间就收完了一千多亩麦子。

  土地加速流转,使农业生产脱离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的“樊篱”,打破种粮比较效益低的“怪圈”,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引入中原沃土。成片的土地为大型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条件,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目前,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71.8%,农机总动力突破1亿千瓦,农机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可以说,我省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跨入机械化的新时代。

  在全省农机规模最大的农机合作社——浚县王庄镇鹤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车库”里,大型拖拉机、深松机、施肥机等应有尽有。700多台(套)机械可满足4万亩机耕、5万亩机播、8万亩秸秆还田、13万亩机收作业。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机械化收获等各种新机械、新技术的运用,让合作社的村民王金早早就断定:“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广袤的田野上,农业机械化不但很大程度解决了“谁来种田”的问题,还解决了“如何种好田”的问题,已经成为粮食丰收的重要保障。

  天道酬勤。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正在为我省农业发展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种子已经播洒在希望的沃土,必将长成参天大树。(记者陈 茁胡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