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回家的博物馆” 文创产品融入衣食住行

16.05.2016  07:27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潜力,尤其是各博物馆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文创产品的研发中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尝试,现选择部分案例予以展示——

湖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养生魅力

2008年,湖南省博物馆依托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研发出马王堆养生枕系列产品。它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为参照,根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帛书记载的养生理论,在对同时出土的西汉文物“长寿绣枕”原物制作材料和用途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工艺打造而成。

马王堆养生枕系列产品因其华丽的面料和精美的长寿绣纹饰,很快就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植物香料芳香怡人,同时具备促眠、醒脑的功效,也使马王堆的文化魅力再次得到了充分验证。马王堆养生枕系列产品是全国文博系统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首个具有注册商标、产品执行标准、通用条码的商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

恭王府:“福文化”带来的市场效益

恭王府的“福文化”源远流长,镇府之宝便是康熙帝御笔亲题的有着“天下第一福”之称的“”字碑,“”文化贯穿了恭王府始终。在这种深厚的历史与人文背景下,恭王府深入挖掘“”字文化资源,开发出上万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商品。

恭王府曾举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公开向社会大众征集设计创意,最后有62件作品获奖。其中,银奖作品《天天钱到家》,用365枚乾隆、嘉庆和道光年间的铜币穿制的“”字,虽然售价高达2.8万元,仍成为当年的畅销产品。与此同时,恭王府对文创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十分重视。如今,恭王府的“”字早已成为文化和理想的寄托,“”字纪念品成为畅销产品,每年带来的经济收入达数千万元。

苏州博物馆:将“国宝”捧在手里,含在嘴里

2014年,苏州博物馆研发出的“莲花尊饼干”深受消费者喜爱,它的原型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越窑秘色瓷莲花碗”。苏州博物馆研发饼干的初衷是为游客提供一种较为贴心的服务,让游客在看展感到劳累时,可以在书屋里看看书、喝喝茶,再吃些点心。原本“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珍藏文物,变成了精致小巧的饼干,这种体验让消费者格外喜欢。

随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也各自推出了“古蜀青铜面具”“皇后之玺玉印”“长乐未央瓦当”“开元通宝货币”“舞马衔杯银壶”等饼干,同样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故宫博物院:故宫里的“猫保安

近年来,故宫先后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形成了鲜明的故宫文化品牌,目前共有文化创意产品8683种,2015年截至11月底销售额达9.5亿元,故宫与洛可可设计公司合作开发的故宫猫系列产品就是其中的代表。

故宫猫系列产品于2015年正式问世,产品研发的灵感来源于深宫中的猫咪们。猫不仅可以驱除鼠害,还与指代长寿的“耄耋”的“”谐音,因此具有吉祥意义。猫不仅受到民间百姓的喜爱,在宫廷中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是常见的绘画题材。

故宫猫系列产品将猫咪卡通化,这使得它们更具亲和力,专门为儿童和青少年研发的“猫皇帝”橡皮、书包、玩具、手表、手机壳等产品,既有趣又实用。

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仍处于起步、探索和培育的初级阶段,从总体看,目前我国文博单位的文创产品研发经营整体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相比差距很大,为改善这种情况,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张 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