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进百村丨叔侄“移山”记

23.06.2020  08: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茜茜

昔日愚公移山的发生地,如今正上演着一出新的“移山”记。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叔侄俩,“移”的不再是王屋山,而是“穷山”。

立国和翟地动是济源邵原镇双房村一对本家叔侄,叔叔翟立国今年68岁,侄子翟地动62岁,都曾是贫困户。

虽然境遇相似,但叔侄俩脱贫之路却大不一样。

修建后的双房村石灰沟居民组一角

双房村位于王屋山西麓,曾是省级贫困村。2016年,双房村依托独特的自然田园风光和大量土木结构房屋,成立娲皇谷旅游度假区,通过土地流转、租赁房屋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

村里有了致富产业,叔侄俩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把自家房屋和土地租赁给度假区,每年租金有4000元左右。他们还“摇身一变”,成为度假区工作人员,每月都有稳定收入。

吃上“旅游饭”,叔侄俩在脱贫路上起跑线相同,但速度却不同。

做豆腐,烙花馍,炒土馍……尽管年纪大,但翟立国和妻子吃苦肯干,忙前忙后,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

然而,翟地动却“水土不服”:一会儿嫌食堂油烟大,一会儿嫌炒土馍站久了太累……连续换了好几个岗位,他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为村里出了名的懒汉。

侄子赖在家里“享清闲”,叔叔在致富路上越走越远。2017年底,翟立国一家人均纯收入达1.2万余元,顺利脱贫。

看到一家家脱了贫,叔叔也领到了脱贫光荣证,翟地动坐不住了:“俺也要好好上班,像叔一样脱贫。”

思想转变了,奔跑的速度就快了。以叔叔为榜样的翟地动,不再嫌苦嫌累,拿起家伙什,去地里干活。工资收入加上土地流转金、房屋租金以及政策补贴,让他家在2018年底摘了“贫困帽”。当年,双房村也实现整村脱贫。

修建后的双房村石灰沟居民组一角

6米宽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老旧的土屋修缮成了民宿,双房村的“旅游饭”越吃越香,曾经的“穷山”也成了村民的幸福“靠山”。

脱贫之后怎么干?再一次站在相同起点的叔侄俩,又给出了不同答案。

翟立国没有“吃老本”,不断学习新技能,成了有名的“能干人”。最近,他又学会了酿啤酒。“酿啤酒可是一项技术活,老翟学得快,酿的酒好喝,很受游客欢迎。”村干部杨念忠向翟立国竖起了大拇指。

翟立国在酿啤酒

翟地动还在旧岗位上原地踏步,听到别人对叔叔赞声一片,既羡慕又自卑:“俺叔是文化人学东西快,俺可不行。”

“地动,技多不压身,不能光原地踏步,咱也得大步朝前走。”翟立国多次语重心长地劝道。

看着叔叔年近七旬还不断提升自己,翟地动羞愧地低下了头:“俺也要学习,争取赶上俺叔!”

像这叔侄俩一样,双房村的乡亲们演绎了一出出移走“穷山”的故事。“虽然俺村已经整体脱贫了,但奔小康的路还长着呢。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不能丢!”村支书翟小平说。

采访手记

双房村借绿生金,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了从“山富水富人不富”,到收租金、拿分红、挣工资的飞跃。村庄旧貌换了新颜,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奔小康的底气也更足了。

移走“穷山”不是终点,搬来“富山”才是本事。在脱贫之后瞄准小康,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无缝衔接,不仅要发扬苦干实干、坚持不懈的愚公精神,还要有不断进取、巧干善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双房村的致富故事还在上演,叔侄俩的奔跑脚步也在继续。

乡村名片

双房村地处济源邵原镇,曾是省级贫困村,2018年脱贫摘帽,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双房村以古旧农家院落为依托,以民俗文化为基点,积极建设美丽乡村,开发利用特色生态资源,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也成为济源首家AAA级乡村旅游景区,11户曾经的贫困户中9户通过旅游脱贫,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股份合作的集体经济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