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辣条”再证食品问题的由来

16.03.2015  17:50

  “老板,来一包辣条。”每天放学,很多学生走出校门的第一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进学校周边的小卖店,买上一包辣条,边走边吃。然而,在知名度飙升的同时,有关辣条食品安全问题的争议却从未停止,“脏得不得了”是不少受访者对辣条的第一印象,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抽检情况显示也证明了这一点:15款辣条上榜不合格产品名单,不合格项目包含酸价、菌落总数、柠檬黄、胭脂红等。(昨日本报A7版)

  按照新华社记者的分析,多年来以河南郑州为中心,形成了一条颇具规模的小食品产业带。从扎堆集中到大城市边缘地带到分散潜入偏远农区县,隐蔽在民房里“打游击”,正成为新时期“问题食品”生产的一种趋势。农村市场点多面广,加上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差、基层执法人手少,由此形成监管薄弱地带。所谓的“辣条”,无疑正是这些小食品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既然本身的生产门槛低,既然偏远农区县的执法力量孱弱,辣条的生产自然会呈现出混乱的态势。

  真正不正常和莫名惊诧的是,作为一种在网络上广受关注的日常小食品,对于“问题辣条”的新闻暗访,实在不应该走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治理之前。正常与合理的场景应该是:如果说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能做到对“问题辣条”的先知先觉,但伴随着“辣条”的走红,伴随着其食用人数的日益增多,监管则理当迅速跟进。这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自觉,然而,正如记者的调查所发现,对于这些不合格的厂家,工商部门常常只是发一封“整改通知函”,甚至早与其形成了利益链条。

  脏兮兮辣条的生产过程,无疑再次证明了食品问题的由来。食品问题因何产生?此前习惯性的说法是,缘于生产企业道德血液的缺失,但事实一次次地证明,食品安全问题更是管出来而非生产出来的。具体到“辣条”一事上,早在2011年5月,河南省内53家辣条生产企业的不合格产品全部被北京市食安委下架。强制的集体下架之后,为何辣条还会被不干净地生产,一切只能来自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人为的熟视无睹,而这正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缘由。

  在新华社记者的调查之后,辣条的不卫生生产状况,或许会引发相关监督部门的深度关注。但不得不承认,这依旧是一种注意力治理:因为“辣条”在网络的走红,媒体开始关注到其生产过程;因为媒体的真相披露,监管部门才开始关注到对辣条的日常治理。在辣条背后,还有多少不知名却又不卫生的小食品?在“疯狂辣条”的新闻后,这是必须追问的;同样需要追问的,则是常态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重建。王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