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将立法 水货客正被严查

10.03.2015  11:03

  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一年,效果如何?未来改革如何推进?怎样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对网络购物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加强监管?在3月9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就上述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三证合一”缩短企业注册时间

  张茅说,2015年,工商总局将在去年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要推进“三证合一”工作。所谓“三证合一”,即: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质检组织机构代码证。现在这项工作正在进行,有些地方实行了“三证统发”。现在我们要推行的是“一证三号”,就是在营业执照上打上工商、税务、质检的三个号码,目前24个省在推进这项工作。下一步就要简化为“一证一号”。这项工作大大便利了企业,我们现在一般的注册法定时间是20天,如果“三证合一”的话就会减少为5天。

  加强反垄断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针对如何加强反垄断、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的问题,张茅说,工商总局一是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有关政策;二是强化信用在市场监管中的基础作用,积极构建以信息公示、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三是进一步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四是推动商标保护和注册便利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五是加大对包括网络购物在内的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六是加强广告市场监管。

  “到目前为止,全国工商系统共立案调查47件垄断案件,有21件已经结案,其他正在调查中。”张茅说,实际上,我们进行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加强市场监管,就是在促进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网购非法外之地第三方平台要负责

  张茅说,网购确实方便了消费者,促进了消费,但同时也出现了夸大宣传、假冒产品较多、商品退货较难等问题。

  他表示,网络交易不是法外之地,第三方交易平台要对网店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自律和内部的监管。要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立法。同时,完善监管方式,也要和电商、互联网企业更好地沟通,既听取他们的意见,也要求他们自律。

  “互联网交易平台要担负起重要责任,网络交易要按照法律和规矩来办,讲诚信、讲信用,维护消费者权益。”张茅说,促进网络购物发展必须规范,在规范中,必须加强政府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一方面要增强企业诚信意识、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另一方面,必须增加企业违法成本。让卖假货的企业无法经营,甚至被罚得倾家荡产,我们的市场秩序才能根本好转,假冒伪劣产品才能逐步消失,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才能减少。

  正在查处少量多次的水货客

  张茅说,当下的确存在水货客利用大陆和香港两地的价格差异,逃避海关的监管。这些水货客购买商品不是以正常的消费为目的,“少量多次”购买,从香港携带水货商品入境。

  这些水货客的大量采购,既给香港的民众生活带来不便,也挤压了合法企业经营的空间,同时扰乱了内地市场秩序。对这种销售水货的行为,国家打击走私办公室牵头,工商及相关部门参与,对此行为正在从严查处。一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关监管的方法,比如2012年6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反走私综合治理条例》,广西、广东、福建也都先后出台了有关的规定,对流通领域的走私商品或者没有合法进口来源证明的商品查处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工商总局注意到了最近出现的这些问题,并且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