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共进 中国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成立

13.11.2015  09:50

      由25家电子化工材料企业、9家下游半导体、平板显示等用户企业、9家大学研究机构、5家相关协会组织跨界联合组成的中国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在京正式成立。

      11月8日,在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电子信息司的指导下,中国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成立发布会在京召开,巨化集团董事长胡仲明当选联盟理事长、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当选联盟名誉理事长。会上,还为北京化工大学段雪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组成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颁发了聘书。

      政府引导 行业推动

      电子化学品材料是横跨电子信息与化工领域重要的关键性基础材料,是世界各国为发展电子工业而优先开发的关键材料之一,处于从基础化工材料到终端电子产品生产的产业链重要中间环节。尤其是我国迫切需要改变大规模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领域用高端电子化工材料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尽快提高国产化率水平。

      今年4月,全国电子化学品产业研讨会在衢州召开,与会代表上下游企业、相关协会共同倡议发起成立中国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联盟是为推动我国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促进跨行业融合发展,引导电子化工新材料企业和下游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电子元件等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发展。

      在工信部原材料司、电子司等支持和指导下,从5月份起开始筹建成立跨界合作、产学研用、上下游联合的“中国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成立联盟目标与方向以遵循“平等合作、共赢发展”的宗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机制,搭建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应用示范及市场开拓的平台,提升国内电子化工新材料企业的国内配套能力,协同推进电子化工新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促进电子化工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打破壁垒 坦诚相见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表示,电子化工新材料是典型的跨界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直接关系国家信息安全和国防安全,电子化工材料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前端,是电子信息产业中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液晶显示面板、太阳能电池、电子元件等制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之一。

      近十年来,随着国内微电子、光电子及光伏行业的发展,电子化工新材料市场得到迅猛发展。但由于半导体及平板显示用电子化工新材料进入门槛高,国产电子化工新材料占国内市场仅30%左右,且份额多为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仍由日本、欧美、韩国及台湾地区的厂商垄断,部分产品的进口依存度甚至高达90%。2013年,国内电子化工新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1488亿元,其中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工新材料规模为320亿元。

      在潘爱华看来,作为微电子、光电子行业的关键辅助材料,尽管近年来我国电子化工新材料的技术与生产规模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相比微电子、光电子行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企业小弱散现象突出。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迫切需要改变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以保障我国信息安全和国防安全。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电子化工新材料的下游市场巨大,201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1671亿美元,同比增长3.6%,从地区来看,中国、亚太和美洲地区的增速还会增加。中国生产了全球85%以上的手机,95%以上的笔记本电脑,80%以上的电视,以及超过70%的光伏产品和50%的锂电产业,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将催生巨大的集成电路市场。进入智能时代,集成电路是所有智能化产品的基础,是提升国家信息安全的保障,因此,电子化工新材料将面临广阔的产业机遇。

      潘爱华指出,成立跨行业、上下游结合的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中协同创新,整合、协调电子化工新材料及其上下游产业资源,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有利于破除两个行业之间的壁垒,两个行业坦诚相见,下游提需求,上游去对接,创造互惠互利,彼此信任的良好氛围。

      潘爱华最后表示,联盟成立后,部内相关司局将携手从产业政策、专项资金、进出口政策、标准化等方面给予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更多的支持与政策引导。他对联盟提三点希望:第一,联盟是上下游企业间沟通交流、凝聚共识的平台。第二,希望联盟多做实事,发挥实效。联盟一方面要针对行业的共性问题和共性技术,加强攻关,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另一方面,联盟要致力于电子化工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希望联盟能够做成互为供应商体系,联盟成员单位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提高联盟的凝聚力。第三,希望联盟成立后,要尽快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成员管理,多吸纳全国电子化工新材料及其下游应用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