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说:我们不是生鲜电商
近期,田园说举办了一次回馈新老用户的活动,1元秒杀蔬菜大礼包,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而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最为集中的就是,在大家的认知中,为田园说只是个蔬菜生鲜平台。
可能这是大众普遍的第一印象,毕竟作为农业互联网的新型模式,线上租种的概念尚没有被广大用户所熟知,那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唠唠,我们究竟哪儿不一样!
我们的模式与众不同
环顾目前生鲜平台,产品来源无非两种,自产自销、供应商提供,或者两者混合。而与这两种产品来源相映成趣的,有七种不同的生鲜电商模式,分别为:1、综合电商平台,代表: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2、物流电商,代表:顺丰优选;3、食品供应商,代表:我买网、光明菜管家等;4、垂直电商,代表:优菜网、本来生活等;5、农场直销,代表:多利农庄、沱沱公社等;6、线下超市,代表:华润万家、永辉超市等;7、社区O2O,代表:微商;
要说相似度的话,田园说跟农场直销有一定的相似度,然而区别在于,“农场直销模式”为完全依托自己的农场打造生鲜电商平台。而“田园说”却并非如此。
田园说的平台除了给大家提供自己农场出产的新鲜蔬菜,更重要的产品,是她提供的种植服务。田园说的农场分为两部分,主要部分是作为种植服务进行租种;另一部分为田园说蔬菜商城直接提供蔬菜。
田园说以土地租种为主要服务,开创精品订单农业,由用户在线上自主选择土地种植面积及种植蔬菜品种,线下根据指令进行种植的服务。而用户和线下交互的依托便是“田园说”APP。通过“田园说”APP,用户可充分体验蔬菜植株的成长过程,APP内置的各种功能也将田园种植巧妙的搬到了手机上,用户也可随时通过视频查看自己种植蔬菜品种的生长状态。
田园说的模式正是如此。
我们不做仓储,我们与众不同
生鲜难以保存,几乎所有的生鲜平台都有一个难以逾越的平台:物流和时间。
运输的过程中难免产生损耗,据不完全统计数据,一般生鲜产品的损耗可以达到10%-30%。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运输存储之外,认为损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不管因素如何,生鲜运输几乎成为所有生鲜电商发展的瓶颈。
时间,同样的也是生鲜电商平台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与运输不同,时间的制约取决于生鲜本身的特质。配送时间如果不及时,也极容易造成生鲜商品的损耗。
故而,诸多平台都配备了仓储这一环节。用于保存运输途中易损耗以及可以进行冷鲜保存的产品。
田园说的不同就在于,没有仓储环节,为了确保送到用户手中的为第一手的新鲜蔬菜,我们取消仓储环节,让线下新鲜采摘的蔬菜以一种最原始、最新鲜的姿态到达用户的手中。田园说的这一做法大胆却直接,仓储的确会减少线下操作的人工成本、运输成本和蔬菜自身损耗。却会让蔬菜的新鲜程度大打折扣。田园说的目的在于将用户和菜园子无限拉近,减少中间环节,让你跟你的菜园子不管隔的有多远,都只有一个手机的距离。
我们的味道与众不同
生鲜电商被认为是商务领域最后的一片“蓝海”,却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领域。订单的频繁度和客户的基数都依赖于产品自身,而最大的难点莫过于用户的习惯难以量化。
在生活商品都区域标准化的今天,大棚蔬菜也渐渐走上了“标准化”的路子,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等各种标准也相继出台并得到了不同用户群的青睐,而衡量这些的统一标准为“健康”。
田园说在创立初期,“健康”就是一个硬性的标杆,而在这个标杆之外,还立了另外一个标准,那就是口味。田园说的初衷就是“回归”,所谓回归,当然是回到那些自家菜园子随便摘,随便吃的日子。让蔬菜的健康和口感回到自己菜园子里的水平。
所以田园说另外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口味,线下在保证蔬菜健康生长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还原蔬菜传统种植方式,通过有机肥滋养、物理除虫、科学管理,以原生种植的方式自然生长,力争让每一颗蔬菜都回归最原始的味道,“原汁原味”是我们对田园说初衷与承诺。这让小编想起之前一位用户打来的电话,她说她的母亲吃过我们的西红柿之后说:“这才是小时候的味道”。
当然,田园说的与众不同之处绝不止于此,这需要用户在使用中感受我们的不同与成长。也许田园说还年轻,但我们一直相信,她会在这条路上渐渐长大,渐渐丰满,并让我们找回曾经失去却很重要的东西。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