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我省考察时强调,中部地区都是人口大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空间广阔。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既兴城也兴业,走出让群众宜业宜居的新路子。
新型城镇化如何推进,是“十三五”期间我省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省委、省政府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战略,秉承科学理念,持续努力探索,在探寻适合河南省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河南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省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显得十分迫切。
从“坚持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举”到“中心城市带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再到“两不牺牲、‘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科学发展”,河南新型城镇化的探索始终步履沉稳而矫健。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破解新型城镇化这一中国发展的关键难题,在全国争取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李克强总理在河南考察时的殷切期望,是肯定鼓励,更是鞭策。
中原城市群群星灿烂,大中小城市千帆竞发,城市与乡村和谐发展,一幅极具河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恢宏画卷在中原大地渐次展开。
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土地怎么办?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使我省城镇化进入健康快速发展时期
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要把城镇化作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任务,把县城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主阵地,加强对县以下城镇和农村的规划引导,推动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我省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脉络”日益清晰,国务院批复的《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更是勾勒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新筋骨”,通过“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我省新型城镇化进入健康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5.2%,与2002年相比,提高了19.4个百分点,每年约有200万农民变身为市民。
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土地怎么办?这是我省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先行先试,洛阳市、濮阳市和兰考、长垣、新郑、禹州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探索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投融资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等方面促进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全国其他同类地区提供可复制和可借鉴的经验。
“政府要对进城买房的农民补贴了!”这让从深圳回到老家浚县产业集聚区务工的郑航太倍感振奋,也坚定了他在县城安家的决心。郑航太无疑是我省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受益者,也是我省新型城镇化依靠产业支撑的受益者。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叶裕民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有“三难”——基础教育难、社会保障难和公共住房难。以产兴城,以城促产,这三大难题在我省被有效破解。
“产业集聚区的生动实践,是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最大的创举,既做大做强了产业,又提升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也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河南新型城镇化路径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产城互动,不仅让农民进了城,还留得住、住得下、过得好。”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这样评价说。
在产业集聚区的强劲支撑下,河南新型城镇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省经济发展在全国大局中表现“抢眼”,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民生也得到有效改善。
人多地少,红线不能越,粮食必须保,环境压力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倒逼河南必须走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之路
12月2日上午,暖暖的阳光洒在如意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不时有鸟儿飞过,湖畔鳞次栉比的高楼见证了郑州市郑东新区的崛起。一对新人正在这里拍摄婚纱照,宽阔的道路两旁行人络绎不绝。
从“一张白纸”发展成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入住人口100万的“一座新城”,如今的郑东新区,已经是我省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龙头和样板,成为展示新时期河南形象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人多地少是河南的基本省情,担负着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重任,全省1.2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突破。为国保“粮”,注定了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须负重前行。
走怎样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成为摆在我省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省委、省政府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要坚持“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这一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途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住、转得出。
“城镇化率低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聚焦点。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二元结构并存,大量进城农民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未能真正融入城市,迫切需要用科学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高卫星坦言。
梳理世界城镇化发展,自由式城镇化模式、过度城镇化模式均不符合我省实际。国内部分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探索,承载了诸多不能言说之痛。“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成为一个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真实写照。
基本省情决定推进新型城镇化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不能低密度扩张,也不能过度城镇化,更不能走城镇化发展老路,必须探索走集约节约的新路径。
“河南探索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认为,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益尝试,也是河南这样一个中部省份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克服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河南的特殊任务。如今,全省16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已经成为新时期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样板区,鹤壁、济源、巩义等7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率先实行以实际居住地登记入户的户籍政策,初步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和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迈出新步伐。
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指出,要健全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城市布局和功能,深入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作为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中西部地区三大跨省级城市群之一,中原城市群近年来快速崛起,已成为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领头雁”,也使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从一开始便深深烙上了“河南特色”的印记。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正式提出,中原城市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更加明晰。2014年年底,全省18个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866.4平方公里,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住房和教育牵动,做好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社会保障和农民权益保障,河南在探索新型城镇化之路上铿锵前行
“我一个月的工资能拿到几千元,我和老公在产业集聚区还买了房,我们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胡新丽是夏邑县产业集聚区企业华鹏集团织布车间的班长,她对现在的生活和工作都很满意。
如今,民权制冷、夏邑纺织、虞城棉业、柘城超硬材料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屹立在商丘城区和各个县城。强大的产业,吸纳百万农民转身为“市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石,通过产业发展注入城市发展持久动力,同时围绕产业集聚区就业人员的市民化,完善住房、学校、医院、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成为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鲜明特色。2014年,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达到401万,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比重的59%。
“用产业和劳动力的聚集来带动人口向城镇聚集,又用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功能的提升,来支撑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机制。”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主任王照平说,产业集聚区如今已成为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和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围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河南的探索远远不止这些。“加快户籍、社保制度改革,优先解决一批已进城就业定居的农民工落户、成建制解决一批城中村居民转户、推动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快保障房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河南一直在先行先试。”省发改委主任孙廷喜说。
户籍是农民进城落户的第一道“门槛”。我省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因地制宜,分布推进,力争让具备条件有意落户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2007年以来,全省农民进城落户人数逐年增加,累计超过360万人,其中仅2014年就达近80万人。
以住房保障、子女教育为重点,我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让农业转移人口“留得住”。2008年至2014年,我省累计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244万套,基本建成134万套,同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入学基本实现应入尽入。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让进城农民“过得好”。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我省为未落户的农民工提供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进城务工人员可自愿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农合、就业地城镇居民或职工医保。
发展不止,探索不息。勤劳务实的中原儿女如今正探索依靠交通线串式发展,通过产业集聚区和“米字形”高铁框架相结合,现代城市的雏形逐渐显现,初步形成了特大城市、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各具特色、竞相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产城互动,在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道上,河南铿锵前行。(本报记者 王俊本 鲍铁英 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