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淅川实践

17.10.2014  11:47
      10月16日14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位达到160.04米,标志着该工程已经具备通水条件。

      天蓝水清,波光粼粼。丹江口水库的碧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水趣盎然,渠首的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世人关注。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日淅川,已不仅仅是淅川人的淅川,更是全国人民的淅川,淅川必须立足水源地的特殊县情,以“保水质、迎通水”为抓手,重点在生态建设等“四大突破”上下功夫,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淅川。

      机制创新

      “绿色引擎”强劲推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表明了我们党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为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协调,淅川县成立了高规格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县委书记马良泉任指挥部政委,县委副书记、县长赵鹏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程立远任常务副指挥长,王光玲、李霞、杜勇3位县委常委担任副指挥长。

      淅川县委一班人立足高位谋划,推动机制创新,大力提升生态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扶持生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基地发展;通过加快环库生态隔离带建设和生态造林步伐,着力构筑大生态,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屏障;深入推进库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千人护水行动”,切实保护水质安全;加大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力度,建设九重镇、陶岔村等一批生态文明示范镇村,形成县、乡、村三级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立足生态建设,力促山清水秀。淅川县探索实行新机制,引进外部资本和人力,坚持把扶持政策直接对准企业,与小流域治理、绿化配套等紧密结合,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带动基地建设、农户发展,实现企业得到效益、农户得到实惠、生态得到保护。通过整合水利、交通、电力、林业等项目,淅川大力推行节水农业、循环农业,积极完善生态产业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抓好农业综合开发,为生态产业规模化发展筑牢基础,创优条件。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思路,淅川县出台了一系列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的具体政策。实行“以奖代补”方式,扶持竹子、茶叶、湖桑、核桃、软籽石榴、玫瑰等生态产业发展,并给出了财政补贴、信贷扶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条件,激励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队、大户等各类社会主体投资生态建设。机制创新有力提高了生态建设质量带动了淅川县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淅川生态建设模式”,湖北十堰、陕西商南等地纷纷到淅川“取经”。

      生态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持续投入。赵鹏说:“过去生态建设单一依靠政府投入,虽然投入不算少,但也是杯水车薪。现在我们以优惠政策撬动民间资本,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投入生态建设。”

      财政杠杆撬动了大量的民间资本。据测算,仅2012年,淅川县财政拿出2000万元奖补资金,就吸引了30多家企业落户淅川承包荒山建设生态产业,投入资金总额20多亿元。

      南水北调移民大搬迁,滔河乡是淅川县移民人数最多的乡镇。进入后移民时代,滔河乡依据奖补政策,鼓励规模种植防护林、生态林。去年以来,共完成治山整地3000亩,通道造林5万株,水位线下造林3000亩、线上造林6000亩,集中连片发展薄壳核桃7200亩,百姓发展致富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

      和滔河乡一样,如今在淅川的各个乡镇,一座座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成了“香饽饽”。淅川进一步巩固提升柑橘、湖桑、核桃等传统产业,按照适地适种原则发展茶叶、竹子、玫瑰、金银花、油用牡丹等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一乡一品”发展格局,创新机制的“绿色引擎”实现了群众得利、政府得绿、社会得益的多赢效果。

      品牌带动

      “生态福利”激发活力

      在毛堂乡毛湾村,养殖大户朱书楼开展林下养鸡,喂的是纯天然饲料,一个鸡蛋卖1.5元仍供不应求——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不只是责任和压力,良好的生态不仅是财富,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淅川县通过打造品牌,加速融合,不断将“生态福利”转化为绿色发展的活力。

      “毛堂的茶叶九重的金银花,盛湾的石榴荆紫关的湖桑。”这句顺口溜形象地说出了淅川生态经济的品牌优势。围绕优势产业,淅川人进一步发展绿色产业精品,延长产业链条。

      以毛堂茶叶、荆紫关湖桑、香花玫瑰、金河和老城竹子、盛湾软籽石榴、九重金银花等基地为重点,淅川县按照农游一体的要求,加快产业培育,完善服务功能,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业,积极建设现代农业综合体。程立远说:“今年上半年,淅川新发展竹子、茶叶等生态产业3.5万亩,特别是泓森植物园、竹博园、药圣苑、金戈利生态休闲农庄等一批精品示范园,已成为农游一体的领跑者。同时,杜仲和花卉等新兴产业的出现,也为淅川生态产业增添了新的亮点。”

      围绕减少面源污染和提升农产品品质,淅川县强化政府引导,发展绿色农业,推广施用有机肥10万亩以上,新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有机农业基地和新合作有机蔬菜产业集聚区。目前,全县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6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7个,建有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11个,各类“三品一标”农产品种植面积26.5万亩,香花辣椒成为地理标志农产品。

      强化全县一盘棋思想,淅川鼓励企业联合创建、统一开发,打响中线渠首优质农产品品牌,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力度,朝着省级名牌大步迈进。目前,淅川县源科生物万亩有机小麦示范基地被省农业厅等评为“2014中原农产品安全示范基地”,淅川县京津源水产品养殖公司生产的“京津源”牌大闸蟹被省农业厅等评为“2014消费者信得过优质农产品”。

      为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创优环境,淅川县积极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政策保障及考核奖惩等方面的体制机制,用“四个坚持”化解生态建设难题:坚持领导力量跟着生态产业上,“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坚持配套政策围绕生态产业定,一个产业一套扶持政策,从基地建设、苗木补贴到品牌认证等予以全方位扶持支持;坚持信贷支持随着生态农业走,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提供贴息贷款;坚持政府服务跟着生态农业转,建立部门协作机制,现场办公解决难题,基地建在哪里,水、电、路等项目跟进到哪里,充分调动社会的参与积极性,最大程度激活生态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如今在淅川县,库区缓坡地种上了金银花,河滩地栽上了湖桑,山坡地则发展茶叶、柑橘、薄壳核桃、软籽石榴等林果业,丹江口水库里养的是能净化水质的匙吻鲟,生态产品多样又符合当地实际,绿色产业精品不断,生态优势正激发出更多的活力。

      政府引领

      生态产业生“金”吐“银”

      在保护渠首生态的严格约束下,怎样把“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在人均仅有1.5亩耕地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怎样才能既“保水质”“保粮食”又“促民富”?淅川县立足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坚持走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的发展路子,收获了丰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乡一品”的产业结构,淅川人选得很准:竹柳能吸收水和污泥中的磷素、硝态氮等污染物,还能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金银花、茶树可以保持水土,湖桑根系发达,是防止土壤中氮磷流失的有效武器;匙吻鲟以水中浮游生物为食,一尾鲟就是一台水质净化器。

      金银花,多年生半常绿藤本植物,因为花初开时为白色后转为黄色而得名。作为中医首选的清热解毒、广谱抗菌中草药材,金银花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在北方荒山野岭随处可见。金银花耐干旱和水湿,每年春夏两次发梢,根系繁密发达,茎蔓着地即能生根,是库区水土保持的理想植物。

      淅川的龙头企业福森药业集团是金银花需求大户,每年需要干金银花量在5000吨以上。但在早几年,淅川县几乎没人大规模种植金银花,福森药业每年都要到外地大量采购。上集镇金银花种植大户魏建峰说:“以前咱也知道金银花很值钱,但也只是在农闲时到荒山上摘点野生的,每年卖个几百块钱。”

      在政府引导下,自2013年起,魏建峰开始大片种植金银花。“家种金银花,兜里有钱花。去年种了两亩多,收入一万多块钱,比种庄稼强多了。”如今,在淅川县像魏建峰这样参与或从事生态产业的农民达20万人。越来越多的库区农民放弃外出打工,选择到家门口上班。他们亦工亦农,按月领工资,按期领分红,按年收地租。

      在淅川县,通过结合小流域治理生物配套等项目集中连片建设金银花示范种植基地,已形成了金银花种植、收购、加工一体化产业链,每年可产鲜金银花8000万公斤、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昔日的野花变成了生“金”吐“银”的“致富花” 。

      “生态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丹江提供了生态屏障,还促进了富民、强县。”淅川县副县长顾理说。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强壮了淅川的经济筋骨:金银花、茶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渐成淅川农业经济的支柱。丹江晟珑农业开发公司种植的竹柳,3至5年即可成材;老城镇发展的红豆杉产业,专家预计亩效益可达10万元……生态产业也为渠首旅游攒足了后劲,环库百里竹海带、竹柳带、玫瑰带等渐成规模,丹江两岸成为连绵不断的绿色画卷。

      目前,淅川全县新发展生态产业20万亩,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竹柳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石榴种质基因库、河南省最大的玫瑰连片种植基地、河南省最大的桑蚕基地。县委书记马良泉豪迈地提出:“我们的目标是,3年内力争形成10万亩金银花、10万亩茶叶、10万亩竹子、6万亩玫瑰、6万亩湖桑的产业格局,5年内基本消灭淅川境内大面积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