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侨眷甘做活雷锋:能使他人快乐我就快乐

03.04.2015  12:20

  中国侨网睢县3月31日电(王秋兰)爱岗敬业,帮助他人,不求索取,这是被人们称为“活雷锋”的河南睢县侨眷季广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公务司机,他说,最大人生梦想就是能让老百姓生活的更幸福,只要别人幸福了,他就会觉得很幸福、很快乐。

  季广州今年55岁,从事驾驶工作已经30多年,人称“季雷锋”,他生长在毛泽东时期,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长大的。单位的下水道堵塞了,他二话不说伸进冰冷的臭水里疏通;同事的轮胎没气了,他悄悄买来打气筒;每次出车时他第一时间寻找方便、快捷的线路,安全驾驶的同时为单位节约每一笔燃油费;有学生交不起学费了,他将从牙缝里节省的钱送去;汶川地震他先后捐款达2000多元,西藏地震、玉树地震,他再次伸出援助之手……

  不求回报、默默奉献、做事讲原则,是季广州一贯的处事风格,已经成为睢县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对于季广州的做法,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认为他这种做法很另类,也有人认为他的脑子坏掉了,然而他却说:“每帮助他人做一件事情,都会感觉心情很舒畅,而且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别人对我的一些看法我从未顾及过,我认为这无非是世界观、人生观不同而已,就像有些人专注于索取,有些人专注于奉献是一样的。”

  近日,笔者转转联系到季广州,他坦言:“从上学我就已经开始这样去做,我所做过的每一件事,不是因为心情好与不好才去那样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一些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别说一名共产党员了,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公民也应该这样去做。”每天来到单位,只要不出车,季广州立即就开始打扫卫生,先拖地,再接着擦楼梯。单位的同事离家大多比较远,下班后有些自行车轮胎没有了气,一些人很苦恼,为此他买来一个打气筒让大家使用。每当单位的卫生间下水道不通时,他总是不怕脏、不怕累主动义务修理。2003年单位一楼下水道严重阻塞,他不顾刺骨脏水用手去疏导,衣服湿了、脏了他全然不顾,花了三四个小时才将下水道修通。

  季广州的家庭并不富裕,每个月只能靠工资生活,十多年前,他发现,有些学生家庭确实很贫困,甚至交不起学费,那个时候他就决定每年为一些学生捐款2000多块钱,后来每年将钱捐到县城的慈善机构。当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时,他将获得的奖金全部捐出用于捐资助学,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后,他第一时间将奖金全部捐出。

  季广州曾经资助过的一名学生在德国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前不久,多次打来电话希望能报答季广州当年的帮助,此举但遭到了他的多次拒绝。季广州感慨道:“当时我就告诉他,孩子,你不用再多说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帮助你不是为了让你回报我,而是让你有能力的时候去回报这个社会,碰见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帮一把,这是我的主要目的。你要永远记得,社会上那些阳光的一面,你的心要全部放在工作上,干出成绩,为国争光。我资助你的事情已经成为过去,你今后一定要往前看。”

  作为一名司机,季广州把车看的比生命还重要。他说:“驾驶员是一个纯粹消费的职业,不能创造价值,但可以在每一个环节去减少支出。首先,从驾车的方面来看,要走捷径,不走冤枉路……你的车是否使用年限最长,百公里耗油量是否最低等,作为驾驶员,这就要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对于自己的生活,他总是说,能吃饱就行,衣服冻不着就行,不与任何人攀比。

  他在国外的弟弟看不下去了,想为哥哥买一辆车。季广州却回答道:“你给我买了车,我还得买油,还去保养它,有这些油费、保养费又可以多资助几名学生,你要执意给我买车,你就把这些钱捐到你想捐的地方吧。”

  “作为父亲,很多人都给儿女留这财富留那财富,你什么都不留,你不怕你的儿子将来不孝顺你吗?”类似的问题,不止一个人这样问季广州,季广州直言不讳道:“活着干,死了算,不给自己留遗憾,不给子孙留负担,我相信他一定能理解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自己也获得了快乐,何乐而不为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