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河南理工大学“暖冬工程”关爱留守儿童

23.12.2015  19:40

      《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24日第3版以《河南理工大学:实施暖冬工程关爱留守儿童》为题;《中国青年报》2015年11月25日第8版以《河南理工大学“暖冬工程”关爱留守儿童》为题;《河南日报》2015年11月25日第9版以《河南理工大学:实施“暖冬工程”》为题;大公网2015年11月20日以《河南“暖冬工程”为留守儿童撑起“爱心保护伞”》为题,报道我校文法学院爱心服务团开启了“暖冬工程”,为留守儿童搭建起新的“梦想家园”。相关内容如下:

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24日第3版报道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 实施暖冬工程关爱留守儿童

      本报讯(记者 李见新 通讯员 徐春浩)“爸爸,天气冷了,要多保重身体呀!”“妈妈,快过年了,早点回家吧!”近日,河南省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留守儿童刘璐璐,用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守望幸福未来”爱心服务团成员的手机拨通了爸爸妈妈的电话,话还没说完,就伤心地哭了。
      为给留守儿童们撑起“爱心保护伞”,河南理工大学积极实施“暖冬工程”,为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用书、儿童玩具、文体用品、糖果点心等物品,还教他们学唱歌、学电脑、学书法、学绘画,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交流。爱心服务团还专门成立了心理辅导小组,提供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暖冬工程’既让留守儿童在寒冬里得到抚慰与温暖,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们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周志远说。

中国青年报》2015年11月25日第8版报道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暖冬工程”关爱留守儿童

      本报讯(记者  潘志贤 通讯员  徐春浩)“爸爸,天气冷了,要多保重身体呀!”“妈妈,快过年了,早点回家吧!”……11月20日,河南省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留守儿童刘璐璐,用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守望幸福未来”爱心服务团成员的手机,拨通爸爸妈妈的电话,话还没说完,就伤心地哭了。刘璐璐的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她只能与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与村上一群留守儿童做伴儿,被叫做“小候鸟”。
      据了解,由于亲情缺失、教育失范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中许多存在感情脆弱、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有的甚至成了“问题儿童”。为了给留守儿童撑起“爱心保护伞”,河南理工大学积极实施“暖冬工程”,为他们送去学习书籍、儿童玩具、文体用品、糖果点心等礼物,还教他们学唱歌、学电脑、学书法、学绘画,并设置了讲故事、做游戏、走进象牙塔等活动,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交流,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温馨、明媚。
      此外,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亲情饥渴、不善交流、孤僻任性等性格特点,服务团还专门成立了心理辅导小组,实施“暖心教育”计划,开启“与梦想同在,与幸福同行”心理辅导课,开通“亲情热线”、网络视频,提供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引导他们解开“思想疙瘩”。
      “有了哥哥姐姐疼爱,感觉好幸福!”今年11岁的李婷婷说,“真的希望你们能永远和我在一起,别走了好吗?
      “和你们在一起真开心,听说过几天你们就要回校了,好舍不得……要是能留下来,该有多好啊!”刚满10岁的张慧琼真切的话语中满含不舍,“原来我也很出色,我也会唱歌、画画,我不再害怕别人的嘲笑,大学生姐姐说我很棒,我要好好努力!
      “为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撑起‘爱心保护伞’,守护这些‘小候鸟’的‘梦想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周志远说,“‘暖冬工程’既让留守儿童在寒冬里得到抚慰与温暖,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们的奉献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河南日报》2015年11月25日第9版报道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实施“暖冬工程

      11月20日,为了给留守儿童们撑起“爱心保护伞”,河南理工大学积极实施“暖冬工程”,为他们送去了学习书籍、儿童玩具、文体用品、糖果点心等礼物,并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交流。
      服务团还专门成立了心理辅导小组,实施“暖心教育”计划,开启“与梦想同在,与幸福同行”心理辅导课,开通“亲情热线”、网络视频,提供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引导他们解开“思想疙瘩”,努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成长。“‘暖冬工程’既让留守儿童在寒冬里得到抚慰与温暖,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们的奉献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徐春浩)

大公网2015年11月20日报道内容如下:

河南“暖冬工程”为留守儿童撑起“爱心保护伞

      大公网11月20日讯(记者 楚长城  通讯员 徐春浩)“爸爸,天气冷了,要多保重身体呀!”“妈妈,快过年了,早点回家吧!”……11月20日,河南省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留守儿童刘璐璐用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守望幸福未来”爱心服务团成员的手机 拨通爸爸妈妈的电话,话还没说完,就伤心地哭了。刘璐璐的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她只能与外公外婆居住在一起,与村上一群留守儿童做伴儿,被叫做“小候鸟”。
  据了解,由于亲情缺失、教育失范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许多存在感情脆弱、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甚至有的成了“问题儿童”。为了给留守儿童们撑起“爱心保护伞”,河南理工大学积极实施“暖冬工程”,为他们送去了学习书籍、儿童玩具、文体用品、糖果点心等礼物,还教他们学唱歌、学电脑、学书法、学绘画,并特意设置了讲故事、做游戏、走进象牙塔等活动,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交流,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温馨、明媚。
  此外,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造成不善交流、孤僻任性等性格特点,服务团还专门成立了心理辅导小组,实施“暖心教育”计划,开启“与梦想同在,与幸福同行”心理辅导课,开通“亲情热线”、网络视频,提供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引导他们解开“思想疙瘩”,努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成长。
  “有了你们这些大哥哥大姐姐的疼爱,我好像又回到了爸爸妈妈身边,感觉好幸福!”今年11岁的李婷婷说,“真的希望你们能永远和我在一起,别走了好吗?!
  “和你们在一起真开心,听说过几天你们就要回校了,好舍不得……要是能留下来,该有多好啊!”刚满10岁的张慧琼真切的话语中满含不舍,“原来我也很出色,我也会唱歌、画画,我不再害怕别人的嘲笑,大学生姐姐说我很棒,我要好好努力!
  “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乎他们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社会和谐,为这个特殊群体撑起‘爱心保护伞’,守护这些‘小候鸟’们的‘梦想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周志远说,“‘暖冬工程’既让留守儿童在寒冬里得到抚慰与温暖,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们的奉献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