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中秋佳节的文化底色

18.09.2016  19:35

乍起的秋凉中,月亮圆了,中秋到了。不同于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喧嚣,商业的侵蚀几乎让人窒息,也不同于春节、国庆等长假的隆重,被赋予了更多沉重的意义,中秋节给人的感觉是美好的、轻盈的,流淌出民族独具的、宁静致远的精神气质。

传统佳节总能滋养我们的心灵,有对于家人与故乡的眷恋,还有对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珍视。中秋节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现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国人看月亮绝不是一个寒冷的星球,而是一个有嫦娥奔月、有吴刚折桂、有玉兔捣药、有广寒宫阙的神话世界。中秋赏月,品尝月饼,吟上几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动人诗篇,才能够深切体会到中国人民是一个多么富有想象力和浪漫情怀的伟大民族。

而每每此时,有一些思索也显得格外真切,今天,我们该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份五千年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为何近些年来,我们越来越把中秋节过成假期而非节庆,人们感慨中秋节变成了浮躁的“月饼节”,无论包装多么精美的月饼都失去了小时候的美味,只因留恋记忆中的那一缕温情脉脉?还是向往传统文化里所蕴含的对于长辈的尊重、对于光阴的珍惜、对于自然的敬畏等厚重的精神内核?细细想来,当是后者。

花好月圆夜,骨肉团圆时,团聚乃是中秋节俗的核心意义。现代社会物质丰富、通信便捷、信息爆炸,但对于家庭来说,最大的“第三者”或许就是手机,当一个高端智能的移动终端深度植入我们的生活,究竟是锦上添花还是与初衷背道而驰呢?这个问题在中秋时想一想,触动也许会更大,启发也许会更多。若能在这个特别的时间段,理直气壮地抛开工作,尽量脱离手机、电脑等营造的虚拟空间,陪父母聊聊家常、给孩子讲讲故事,拥抱真实、明亮的月光,那该是多么的美妙。

从更为广阔的维度观察中秋,如果人情买卖大行其道、公款送礼屡禁不止,月光也会失去它应有的韵味。因而,传承培育优良家风,打造共同精神家园,倡导崇德向善、文明节俭的社会风尚,这是中秋在当今时代的价值所系。应该看到,传统节日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载体与途径,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延续文化、弘扬道德,愿我们每个人都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头,接受月光的邀请,在传承中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