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河南职教现状:高职生遭遇就业、深造双重难题

31.07.2014  11:55

一面是技能型人才缺乏,一面是职校毕业生薪资微薄、不受尊重。在大家就业越来越难的情况下,职业教育的“分流”也力不从心。毕业后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这成了摆在不少毕业生面前最尴尬的问题,因为现实的种种矛盾让他们难以抉择。

【通道不畅】

高职生遭遇“升级”难

陈敏(化名)2012年毕业于一所高职院校,当年因为高考失利,陈敏迫不得已选择了高职。不过,陈敏也有自己的计划,好好学习,争取能再对口升学。

然而,陈敏上学后才知道,想对口升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根据当时省教育厅的规定,本人申报并由所在学校推荐,经教育厅审核后方可网上报名“专升本”选拔考试。而且,各校(院)的推荐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本专业毕业生总数的20%。

陈敏犹豫了。她想继续深造,因为她觉得现在的社会首先认可的是学历,但是,“即使考上专升本,上完本科咋办?”陈敏说,本科生就业一样难,如果本科之后能再深造还可以,如果不能,自己大学这几年学的知识与技能岂不是浪费了?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专题调研组在调研报告中也提到,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继续学习深造通道不畅,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还没有建成,这就使得,一方面中职生、高职生想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愿望不能实现,另一方面,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大多为专科层次,缺乏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

【求职状态】

职校生漂荡在人才市场

与想升学深造不同的是,因为生源质量并不是太好,毕业后找工作成了多数职业院校学生的难题。然而,稳定、待遇较好的就业岗位较少,不少人用“漂荡在人才市场上”来形容职校毕业生的状态。

一项统计调查显示,一些职业院校的初次就业率很高,但职业稳定期太短,能找到长期固定工作的并不多。毕业生在一年之内跳槽的达到50%,两年之内跳槽的达75%,甚至一些学生只签了短期合同,3个月实习期满就被马上解聘,只拿到最低的工资。

去年毕业于一所高职院校的赵凡亮(化名),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已经跳了五次槽。

说起来这事,他也愤愤不平。学设计的赵凡亮原本想在设计公司或大型企业大展身手,却因为学历问题被拒之门外,事实上有些企业招聘的岗位,高职生完全可以胜任。推销软件、跑业务、打杂……赵凡亮的每一次工作经验都与他的专业不搭边,而且,每个月才2000多元的工资。毕业一年,赵凡亮还在靠家里接济生活。如今,才在一家小企业跑了两个月业务,他又准备跳槽。

对于赵凡亮的这种遭遇,也有企业曾表示,民营企业虽然不看重学历看能力,但是如果去竞争一个项目,一个单位说有五个研究生负责这个项目,另外一个单位说有五个高职生,相比较起来,研究生负责的项目还是更有说服力。

【企业感叹】

缺乏高素质技工造不出名牌

新密曲梁乡现在已经成为河南服装业的新兴生产基地,有着数十家的服装企业。但令人遗憾的是,服装产业基地无论档次还是利润都太低。

档次还是利润都太低,是河南乃至中国内地无数个企业的发展“瓶颈”。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据了解,郑州市创新教育学会会长陈明魁介绍,至少有十家以上的曲梁服装业老板感叹,他们做梦都想成为中国名牌、世界名牌。他们可以去北京、上海请高水平的设计师,也可以花高价买好设备,但没有一定数量的技术工人,就造不出名牌服装!

陈明魁走访这些企业后得知,这里的工人们大多是高考失败的青少年,在无本钱做生意情况下,选择在厂子打工作为人生起点。

老板们为啥不培训工人?原因是生产、经营牵涉了老板们过多的精力,同时也担心花太多的培训经费,更会稀释企业本已有的微薄利润。

河南省总工会宣教部副部长吴志超也举例说,去年8月,他曾去舞钢市一些民营企业调研时,一老板反映,新招来的工人,上岗后工资一发,也不打招呼就跑了。过一个月兜里没钱了,又来了,不想要这样的工人,但人又不好招!

尴尬现状

技工紧缺已经成为全国性难题

职校为啥给企业培养不出所需人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职业学校没有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眼睛只盯着几个对口升学指标,把职业教育办成了应试教育。

其实,现在,技工紧缺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难题。今年2月15日、16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和郑州市人才市场举办了两场春季综合人才交流会。

在当时的招聘会上,几乎各个企业都称技工稀缺。一家招聘熟练技师的工资开到每月7000元没招到人,另一家招首饰制作技工的待遇开到每月8000元,工资提高了,但工作人员表示“非常难招人”。

除了薪酬,不少企业还承诺会定期为员工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提供培训和晋升等机会。尽管这样,但招聘仍是不太尽如人意。

7月初,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称,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愈加凸显。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严重不足,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5%;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的水平,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

改革有方案

建人才“立交桥”

首先要促进职业教育内部纵向发展,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其次,加快职教与普教的横向融通,打通两者间双向沟通的桥梁,建立学习成果和积累转换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双向选择。最后就是建立起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开放衔接,积极发展多形式的继续教育,为受教育者在职场与校园的流动转换提供便利。

——7月29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专题询问会上,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表示。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 原标题:就业或深造 走哪条路都“磕磕绊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