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地里的“80后”想成为真正的“现代农场主”

27.08.2014  12:17

8月25日,在息县路口乡公路边上的一处高粱地旁,一位年轻的后生正开着他的打药车全神贯注地给高粱打药。

        他叫柳林,1987年出生,看上去很精干,黝黑的脸上挂着敦厚的微笑。他说他比村里的同龄人看起来显老许多,但他不在乎,“谁让我喜欢跟土地和庄稼打交道呢?”

        2005年刚高中毕业的柳林也想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样到城里打工,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但因为家里种地的人手不够,最终决定留下来,跟父亲一起承包了50亩土地,开始当起了“农二代”。

        父亲柳学友是这一带的种地能手,他成立的合作社一举流转土地1万多亩,而这份成绩单里也有儿子柳林的功劳。

        “我爸年纪慢慢大了,现在主要是我在从事田间管理。”如今,柳林和妻子管理着合作社3000多亩土地。仲秋时节,地里一望无边的大豆、花生、高粱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现在农业种植,主要依靠机械,我本身也喜欢捣鼓这些机械。现在合作社里的机械都是我在维修。”他指着旁边的打药车介绍说,这打药车就是他改装的,比买人家的成品便宜多了,用起来也好用。

        谈到今年的收成,柳林喜形于色。他说今年麦子大丰收,亩产能达1000多斤,“而且我们种的都是‘种子粮’,收购有保障,价钱也比一般粮食要高,这一季麦子就收入70多万元”。

        柳林深知科学种地至关重要。他每年都要外出学习三四次,也会请专家到地头进行现场指导,袁隆平教授就曾亲自来到过柳林的农场。“我们种植和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还远远不够,但在科学种田上我有优势,要比我爸做得好。”柳林对未来有着自己的规划和梦想,他要成为真正的“现代农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