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塔之旅第十四天【音】

03.06.2014  13:31

 

 

  6月1日 阴天浮尘

  2014环塔的第二个休息日,我们驻扎在新疆鄯善!难得的休息日,大家却没有休息,都想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走进这座沙漠之城。

  鄯善县城很小,只有几条主要的街道,别看鄯善很小,但自然别致,位置独特,历史厚重。

  鄯善古称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这是世界唯一与城相恋的沙漠,有“城中沙漠”之称,出鄯善城外2公里就直接进入库木塔格沙漠。沙漠的逼近不知剥夺了多少历史话语。

  鄯善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西域的门户。

  古代丝绸之路是由张骞出使西域开通的,逐渐形成了一条长达7000多公里国际大动脉,它沟通了亚洲和欧洲直达非洲的边缘,这是东土与西域之间用骆驼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其中敦煌至楼兰之间最近的一段道路,全长500多公里,叫大海道,它是丝绸之路最繁忙的商业通道。当年玄奘西去取经时走的就是这条路。

  遥想当年,有那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商人,牵引着一峰峰骆驼,把中国的丝绸运往西方;也有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用骆驼把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带到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

  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崇山峻岭,不仅使得物资流通,同时还带来文化上的交流,在鄯善既有开凿于两晋十六国时期的吐峪沟千佛洞,这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每个洞窟中都凝聚了佛教壁画艺术;鄯善也有伊斯兰教东大寺,是全国少见的具有汉文化风格的清真大寺。在这里中西文化交汇,在这里中西文化融汇共存。

  丝绸之路上那商旅不绝的景象只能停留在记忆里了,远在古代,悠悠驼铃声已经被沙海淹没了。就像唐朝诗人岑参说的那样:“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今天能看见的只有残存的赤亭道烽燧,作为历史见证,赤亭口上还留有岑参的诗作:“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今天的鄯善早已不似当年:兰新铁路、连霍高速,312国道、亚欧光缆、西气东输工程横贯全境。正在为重建新的丝绸之路而努力。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鄯善有一个“冤案”: 哈密瓜的故乡不在哈密,而是在鄯善,相传清朝康熙年间,鄯善国王将鄯善大东湖产的甜瓜呈送给哈密王,哈密王对此瓜非常赞赏,于是将这种甜瓜贡上朝廷,康熙品尝之后感到味道极佳,绝非凡品,就问身边内侍此瓜何名?内侍只知是哈密王贡奉的,康熙皇帝随口说到:“哈密瓜”,此言一出,便委屈了鄯善。

  追思驼队过楼兰

  放下手中的酒盏

  辞别了老友新欢,

  扬起驼队的长鞭,

  一步一个眷恋,

  西出阳关过楼兰。

  装满了丝麻瓷盐,

  装满了故人的惦念,

  知道路途遥远。

  知道路途艰难,

  思思念念过楼兰。

  借问天上鸿雁,

  可有片语只言?

  行进大海道边,

  越过赤亭口栈,

  冒风餐沙过楼兰。

  驼印织就了彩缎,

  丝绸把大道铺满,

  驼铃悠悠然,

  大漠天边落日圆,

  葡萄美酒过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