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彬:守住三大红线 扩大绿色版图

16.06.2017  13:03

 

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我们知道,红色是最引人注目的颜色,常作提醒、警戒之用。红线是警界线、生命线、不可逾越线。此次提出生态保护“三大红线”,是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前沿阵地和挺进的立足点,需要我们牢牢守住。

守住三大红线,扩大绿色版图,首先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红线意识,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忧患意识。说起红线,就要有一种高度紧迫感。应当看到,“三大红线”均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立足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但必须看到,我国生态环境问题难度大,空气、水、土污染新老问题并存,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资源环境承受着的巨大压力没有减少。

作为世界上能源、钢铁、铝、铜等消耗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石油、铁、铜、铝、钾盐等大宗矿产品国内保障程度均不足50%。近年来,尽管我国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成效明显,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日本的2倍以上。在耕地后备资源极为有限的同时,新城新区盲目扩张问题仍然突出,“经营城市”、卖地生财“摊大饼”外延式发展惯性仍强。可以说,“三大红线”弹性空间极为有限,对此必须头脑清醒,随时随地要捏一把汗。

绿水青山,土是根本。守住三大红线,扩大绿色版图,必须给“摊大饼”式城市扩张划定边界。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强调划定的城乡建设用地管制边界和管制区域,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突破。严禁在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内安排城镇建设项目。交通、能源、水利、军事、国家安全、矿山等有确实需要的项目,必须经依法批准。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守住生态红线,把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下去,只可进尺、不能退寸。应当看到,近年来通过制度创新,围绕“三大红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我们已经陆续开展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实施了从能耗总量和强度的“双控”,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全面实施“河长制”,推进三江源、东北虎、大熊猫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强化生态修复与保护。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责任追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等方面的改革试点也都已紧锣密鼓地推开。

蓝图已绘就,落地靠实干。下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盘大棋,必须胸怀全局、胸有大局。可以说,守住生态红线,功在当代;扩大绿色版图,利在千秋,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干事只争朝夕的精神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