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作客国学讲坛 谈传统文化和修养作人

12.06.2014  13:02
   

6月8日,中共中央党校王杰教授作客中原国学讲堂,以《传统文化和修养作人》为题给河南的观众们上了生动精彩的一课。

德行与能力的关系

王杰讲到德行是根本,能力是辅助作用的。一个人可以因为能力问题不去当官,但是他一定要去做人。做人是一个人一生的事情,所以德行对我们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我们把有德行的人培养出来做官,为官一任造福百姓。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德行去做官就只会祸国殃民,鱼肉百姓。说白了,管理国家的根本是管理官员,官员自律,自然会带动社会的风气,如果官员就是自私自利,只关注自己眼前的利益,在他统治下的民风日下。

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我们过多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道德的作用,现在应该重视起来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回顾历史,商鞅变法获得了经济效益,但是秦俗日败。最后还是导致国家的灭亡,经济的发展不一定会带动道德的进步,但是道德的进步对经济的发展却又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当今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也过多的提倡能力问题,而忽视了做人的根本。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说过,道德是根本,能力是辅助的作用,过多的强调成绩造成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大,高考决定了孩子的命运,一个孩子只要学习好在老师眼中就是好学生,而学习不好就会在老师眼中不值一钱。

能力在当今社会被过分夸大,父母担心孩子输在成绩的起跑线上,忽略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的急功近利的让孩子去背唐诗、背古文、学各种才艺,然后让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表现一番,这种家长忽略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学习的过程,这样急功近利的行为在孩子初期可能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它就好像一颗种子,等孩子长大后这种急功近利的状态会延伸到他的生活。为了追求别人心中的成功而失去了自己的自由,甚至因为此不惜牺牲名誉、健康。

对孝道的理解

王杰为我们背了一首山东曲阜的劝孝诗:十月怀胎娘遭难,坐不稳来睡不安,儿在娘腹未分娩,肚内疼痛十可怜,一朝临盆将儿产,娘命如过鬼门关,儿落地时娘落胆好似钢刀插心肝,把屎把尿勤洗换,脚不停来手不闲,每夜五津难合眼,娘睡湿处娘睡干,倘若有病请医看,情愿替儿把病担,三年哺乳苦受遍,又愁疾病麻豆关,七岁八岁上学管,教儿发奋读圣贤,冬穿棉衣夏穿单,全有父母来操办,倘若逃学不发奋,先生打儿娘心酸,十七八岁定亲眷,四处挑选择良缘,为儿为女把账欠,泪流尽来汗流干,千辛万苦都受遍,你看养儿难不难。听完这首诗让我们不禁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用乳汁把我们抚养成人是无私的,就像太阳给我们阳光一样不求回报,但我们做儿女的要懂得感恩父母,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乌鸦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德,所以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没有我们对父母的关爱,父母就很难有幸福的晚年,所以人老我不敬,我老谁敬我。关爱父母是我们天经地义的本分,五星指数三千,最莫大于不孝。不孝敬父母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尽孝要及时,尽孝不能等,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待,那一天的后悔缺憾永远无法弥补。尤其是今天应该把孝敬父母作为日常的行为。

孝敬老人不仅是孝顺我们自己的父母,还要将这种感情带到社会中去,将这种爱变成大爱,孔夫子讲过:为人子当尽孝。我们要把爱和孝推及到社会,推及到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中,所以董仲舒讲过泛爱万物,鸟兽鱼虫莫不爱。张载讲过民胞物与。

享受读书学习的乐趣

对于读书,王杰赞成多读书,坚持读书。古往今来,成就大事的人都是不断学习的,活到老学到老。王杰认为,应该享受读书的乐趣。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静下心来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你会慢慢发现它的好处,它能让你沉淀下来。在浮躁的社会中读书是非常享受的也是非常珍贵的,自古伟人名人都是坚持读书学习的人。读书学习从古到今都是很重要的品格,在今天这个社会人人都浮躁,静下心来读点书,作为人生习惯态度追求,作为自己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把读书作为人生的快乐,读书尽管生存压力大 但是为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人生之乐莫乐于读书。

人性的弱点

王杰认为,人有欲望,七情六欲,就像花有五颜六色一样自然。人的欲望有合理的,不合理的、合理的,人人都应该满足他,富与贵人之所欲,贫与贱人之所恶。儒家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生理欲望本能欲望。合理的欲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今天的社会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不合理的贪欲,合理欲望的边界就是不合理的欲望,就是贪欲。

山东曲阜有一幅《戒贪图》,“”不满足自己拥有的一切非要吞噬太阳,结果被太阳烤焦。这则故事告诫人类,贪是万恶的源头。面对贪欲,面对短暂的人生,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人的生命比隋侯之珠更珍贵,为什么这么多人为了世俗的眼光而危害自己的健康,或者名誉最求身外之物。我们不应该追求生命中不属于你的东西,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知足了贫贱也会感到快乐,不知足就算富有也会感到孤独。拥有财富者未必感到幸福。贫贱者未必不幸福。人生应该知足,只有知足才能不被眼前各种利益诱惑;人生需要放下,只有放下才会走的更远,才会享受人生的快乐。

关于诚信

诚信是做人德行的一方面,但是近几年国人的诚信度原来越低。在当天的讲座中有观众举手提问提到了南京的彭宇案。王杰给大家讲了孔子和弟子的两段故事,孔夫子有一个学生叫做子贡,当时有一个法律规定:你把鲁国的人在国外做奴隶的人赎回来,赎了多少钱国家给你补上多少钱。子贡这样做了,但是他不要国家给的钱,他表现的很高尚,他去孔夫子老先生那请功,孔夫子就说了他一通,你这样做错了,以后鲁国再也没有人做这件事了,你做这件事国家给你钱你应该拿着,这样的话会支持更多的人去做这种善举。子路受牛,孔夫子就表扬他,你这样做是对的,好人就要有好报。

王杰强调,中国文化应该强调一个核心价值观德是根本。好人在社会上应该有好报。让更多的人知道好事是有好报的,你受之无愧。

在当今社会这种示范效应也是受用的,好人应当收到嘉奖,这样才能鼓励大家多做善事。就像今年江西夺刀救人考生的事迹,在5月31日下午江西一考生在大巴车上柳艳兵勇敢夺下歹徒行凶用用的刀,车上没有其他乘客帮助结果导致歹徒逃跑。该考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如果自己当时不夺刀,歹徒会伤害更多的人。柳艳兵的事迹在广大媒体的报道下得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多所高校愿意录取他面试就学。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小插曲——走偏了吧,何为国学?

虽然现场气氛热烈,记者还是在现场看到,有的父母居然在座位上睡着了,反而是孩子一直精神抖擞的在板子上画画。可是,讲课一结束,一群粉丝呼啦一下涌了上来签名时,那位妈妈神清气爽的带着孩子冲上来给王教授说,孩子现在已经会背《弟子规》了,并且一直催促孩子给王教授背一段。孩子一时语塞,没有背出来,妈妈走出人群就开始埋怨。“你不是在家背的挺好吗?怎么背不出来了?

不知道王杰教授若注意到此情此景会作何感想,记者对这位家长实在难以苟同,何为文化?何为国学?妈妈好像只是在追求孩子口中能够背多少句经典词句,在意的是“国学”在孩子的脑中能够被熟记多少。可是,“国学”真正的魅力,这位妈妈懂吗?记者认为,这就是王教授提到的德行与能力的关系。

不过,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无论怎样,这个孩子会背这么多经典词句,确实有助于他的记忆力提高,如果会举一反三,也会提高他的写作水平。待到以后,随着他知识的积累、阅历的增加,有一天他应该会悟出今天所背的一些词句的。

有些遗憾,所以就会有所期待吧。

 

讲座尾声,王杰请观众现场“点菜”,以两首辞赋结束今天的讲座,一位观众点了《滕王阁序》。王杰先说了一句,“这个够狠”,然后居然逐字逐句、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背到最后,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观众激动地说,王教授讲课全程以即兴演讲的方式,都没有使用PPT,这些都体现出了他深厚的国学功底,太令人佩服了。

主持讲座的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说,听了王杰教授的演讲,大家都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作人修身的重要道德规范,同时也是维系我们中华民族、推动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他呼吁大家从今天开始,进一步的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好人,做好中国人,实现中国梦。

相关链接:

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用笔名叶舟,山东淄博人。同时还兼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兼宣传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会长等职务;出版《荀子注释》、《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等著作,主编了《古今中外争鸣集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反贪历程》(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等。

    中共中央党校王杰教授作客中原国学讲堂,以《传统文化和修养作人》为题给河南的观众们上了生动精彩的一课。     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主持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