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华生平事迹(二)

10.10.2018  12:21

王国华

1930年,中共汝南县委负责同志先后到大王庄一带,以种烟、打鱼为掩护住在王国华家,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党的组织,他的二弟王国平、三弟王国卿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确山一带饥荒更为严重,地主采取重租重利盘剥农民,再加上苛捐杂税,广大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这时的中共确山县委领导郭楼、大王庄、神寺、孔庄一带农民,开展声势浩大的分粮斗争。这一年秋末的一天,王国华抬轿归来,看到自己的弟弟和妻子都参加了斗争,于是坚决要求参加“鞭杆会”,积极工作,献计献策。不久,根据河南省委创建确山新苏区的指示,确山县委在中区、南一区、东二区先后建立苏维埃政府,让王国华担任中区苏维埃主席。中区区委采纳王国华的建议,把秘密抢粮与合法斗争结合起来,迫使地主薛益斋、张大驴献出粮食。然而,郭楼地主郭庆合串联一些地主公开报复。王国华和二弟王国平带领十多名经过挑选的会员严惩郭庆合。郭庆合被处决之后,王国华贴出布告: “坏货郭庆合,鱼肉乡里,罪有应得,乡间士绅,应以此人为戒”。

1932年2月,中共党组织根据王国华在斗争中的表现,由夏兴奎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大王庄支部书记。不久,担任中区区委书记。他的二弟王国平与他同年入党。

1932年3月初,王国华等向中共豫南特委反映,眼下庄稼人都揭不开锅盖,我们共产党组织必须首先解决农民饿肚子的问题。豫南特委符元亮根据实际情况,接受王国华的意见,改变了工作部署,决定组织群众开展分粮斗争。3月20日,县委召开全县支部书记联席会议,决定部署在水屯分粮。26日,王国华等带领两千多人,分了水屯街申世昌等几家粮行的粮食。这次胜利,对确山中区农民鼓舞极大。区委研究决定,因势利导,打开地主的粮仓,分给灾民。王国华、王国平等聚集二百多人,携带长矛,大刀、火铳,分数路包围了薛堂地主薛士谦的住宅,打开粮仓,连夜分粮。同时,贴出告示:“执迷不悟者,小心脑袋搬家;主动献粮者,相安无事”。薛堂、杜庄一带地主看到告示,先把粮秤好,堆在村口,交由灾民分配。但是,个别地主暗中转移粮食。韩庄寨中国神甫夜里用四辆牛车往驻马店运粮。王国华得知后,立即带领群众,埋伏在烧山脚下,待粮车一到,一拥而上,截下小麦、玉米五千多斤。王国华带领群众“打坏货”,除恶霸,并建立了中区武装大队。中共河南省工委对确山农民的斗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确山是“主要发动地,要集中力量开展确山工作,推动全省……”。可是,有人要求停止“打坏货”。王国华听后,立即反驳: “打坏货是群众的要求,错在哪里?”“上级说的对,当然服从;上级说得不对,我们应该向上反映情况。稀里糊涂,一害群众,二害革命”。“我要求给省委去信,请他们派同志来咱这里好好看一看,听听群众是怎样说的”。不久,党中央派人到确山广泛听取确山县委、各区区委和群众的意见,向省工委和党中央作了《论确山“打坏货”斗争》的报告,正确评价了王国华等领导的“打坏货”斗争,对确山县各级党组织,特别对王国华以极大的鼓励。他带领中区武装大队更大规模地开展“打坏货”斗争,迅速发展了中区和西区大好形势,连续得到了河南省工委的表扬。省工委指出:“确山中区同志们艰苦的作群众工作与英勇地领导斗争,的确有十分伟大的成绩”。“豫南党的农村工作,以确山县的工作较有基础,特别是驻马店的西区(即确山中区)离城十数里……,这些乡村已经是公开的,即是已没有大的豪绅,而小的豪绅虽未全肃清,但在群众们威胁下不敢有所举动”。

王国华在领导中区农民开展抢粮斗争的同时,积极支援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1933年2月底,中共河南省工委通知:本周内有八十列车国民党军队去江西“围剿”中央苏区,要求确山游击队设法阻挡敌人南下。王国华根据县委指示,把游击队伪装成红军过境,油印大批标语、传单,沿路张贴、迷惑敌人。王国平、郭钦先等等组成爆破组,在烧盆店大桥处把铁路炸翻。

1933年4月22日,河南省工委作出《关于红五月的决议》,决定集中最大精力领导开封、许昌、确山的抢粮斗争。据此,确山县委及时召开东、西、中三区代表会,决定由春荒斗争发展到更大规模的麦收斗争。王国华召开贫农会,经过他的宣讲、发动,到会的二十多位贫农听后,当场要求加入共产党。会上,成立了三个村的党支部,选举了五人组成的区委。七天之内,又健全了十个党支部,成立了各村分粮斗争会、分粮队,有组织、有秩序地领导麦收斗争。王国华明确区委分工后,深入各村召开群众会、积极分子会,交待政策和策略。随着麦收开始,声势浩大的农民斗争迅速掀起高潮。斗争中,王国华把加强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决定胜利的关键,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党员成为战斗先锋,全区四十多个村庄彼此呼应,统一行动,从地主手中夺回小麦三十多万斤。

王国华领导的确山中区大规模的抢麦斗争,再次得到了省工委的表扬。1933年6月,省工委决定调他任省工委巡视员,负责确山、正阳、汝南、密县、新郑工作。每次省工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之后,由他回豫南传达并检查巡视。

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接到确山劣绅的告急信,亲赴确山,密谋策划,重兵镇压共产党员和游击队。省工委获悉,立即派王国华回确山部署防范。王国华召集县委在大王庄北窑开会,决定将中区与西区合并,把游击队和党员、干部都转移到西区。1933年7月25日,国民党整编四十四师师长徐源泉部在驻马店下车后,兵分数路,将大王庄、郭楼、杜庄、孔庄、孟楼等十多个村庄分别包围,抓捕共产党员,由于党员、游击队已经撤离,才避免了一场重大的损失。

王国华任河南省工委巡视员后,及时向省工委报告情况,为省工委对确山工作的及时指导和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省工委根据王国华的汇报,对确山工作作出九条重要指示,同时,决定王国华任确山县委书记。王国华结合各区实际,一面继续组织中、西区开展分粮斗争,一面集中游击队,迅速转入武装斗争。

  1933年10月,中共中央通知各省选派代表参加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和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共河南省工委研究决定,王国华和豫丰纱厂工人杨子奇为河南代表。10月18日,王国华、杨子奇与鄂豫边工委书记张星江,由上海中央局交通员陈继尧、李子健护送,经郑州、上海,前往江西。

1933年12月13日,中共河南省委正式成立。王国华当选为省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