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触网”入“云端”

05.11.2015  10:04

      轻点鼠标,大棚里的虫情、苗情和墒情一目了然;农民足不出户,就可将大山深处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济源市“互联网+”正进村入户,悄然改变着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

      “互联网+”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难题

      打开电脑或者手机,各种网络营销信息铺天盖地,其中不乏农副产品的销售信息。那么,我市情况如何呢?记者在锦盛家庭农场看到,农场负责人侯向阳正在电脑前了解中药材的行情。侯向阳说,他已“触网”两年有余。正是网络的便捷,使他的农产品卖上了好价钱,并大大降低了销售成本。当下,正是山茱萸上市的季节,他在网上与客户谈好价格,签订收购合同,然后将10余吨山茱萸发货。“我正在逐步改变经营策略和服务方式,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富硒西瓜、薄皮核桃,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侯向阳说。

      在“互联网+”经济浪潮下,我市已经涌现出了许多像侯向阳一样的“触网”新农民。他们把我市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卖出国门。在绿茵种苗基地,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物联网应用流程。

      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投资200万元建设“互联网+蔬菜制种”示范基地,采用物联网系统,对温室内环境与土壤温度、湿度及光照强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种子繁育精细化管理。基地负责同志说:“借助物联网系统,我们的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外国公司的技术专家通过手机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远程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互联网+蔬菜制种”模式,改变了农业大量施肥、用药和漫灌等生产方式,使蔬菜制种的成本下降了50%、种子产量提高了20%、综合效益提高了30%,推动绿茵种苗率先在国内实现甘蓝制种的营养液育苗和蔬菜制种的全程机械化,受到了农业部专家的认可。今年9月,该模式成功入选全国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并面向全国推广。

      “互联网+”串起农业现代化链条

      我市是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我市积极探索互联网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农产品附加值一直是国内农业发展中的弱项,而农业企业多数被成本与管理所累,少有资源和能力去探索品牌化的成长道路。我市特色农产品冬凌茶“触网”后,其附加值则是一路水涨船高。在枣庙冬凌茶精品园区,我们看到了今年的青炒茶。精品园区负责人原战胜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斤冬凌茶,卖给药厂是一二元钱;加工成青炒茶,通过网络销售,一斤甚至能够卖到一二百元钱。我们要把济源冬凌茶做成网上的知名品牌。”

      动物检疫和疫病防控是目前畜牧生产和管理的关键环节。面对每年出栏数十万头生猪的管理任务,市动物疫控中心在生猪防疫管理方面,推广电子“耳标”技术,为每头生猪戴上“耳环”,建立“档案”。工作人员只要用手机扫描“耳环”上的“二维码”,就能了解生猪的“前世今生”,避免出栏生猪的漏检和重检,可以实现防疫与肉品质量溯源的完美结合。

      通过对涉农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的深入采访,记者发现“互联网+”已经与农村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许多人对“互联网+”知之甚少,但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已经开始使用农业物联网、电子商务、APP系统。据介绍,今年我市争取到每年1000万元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奖补资金,其要求就是大力支持“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济味农产品深度“触网”仍需时日

      尽管“互联网+农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如何利用“互联网+”串起农业现代化链条,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产品生产销售、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等各环节中,仍是亟待探索的新课题。

      我市农牧部门市场信息科负责人介绍,作为“互联网+农业”变革的主体,农民接受互联网的洗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农人”,是互联网与农业实现深度融合的关键。当前,农民素质亟待提升。要让农民看得懂市场走向,从而进行正确的市场决策。同时,要充分调动农民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性,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培训农民了解“互联网+农业”的运作模式与操作方法。

      谈及“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该负责人说,我市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仍然局限于对数据的实时监控,没有开发深层次的功能,不会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在“互联网+农业”的热潮中,很多电商企业逐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平台将产品和服务打进农村。但是,目前多数仍局限于“网货下乡”,而“农产品进城”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谈起今后发展,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说, 要集中打造“互联网+”的农业产业链,积极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互联网化,真正实现“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