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互联网+”产业融合的监管防线

18.03.2016  12:11

昨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饿了么”网络订餐平台存在的诸多食品安全问题:网站引导商家虚构地址、默认无照黑作坊入驻、实体店油污横流与网站照片光鲜亮丽形成鲜明对比、老板娘用牙咬开火腿肠直接放到炒饭中、厨师尝完饭扔进锅里......接着,上海食药监局对其违反食安法的行为罚款12万元、约谈主要负责人并正式立案调查;北京通州区食药监局连夜查封了3.15晚会曝光的“饿了吗”配餐场所。(3月16日,人民日报、澎湃新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发展新业态的主要模式,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监管滞后的问题。以餐饮业为例,“饿了吗”、“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各种网络餐饮平台发展迅速,但其对食品安全的掌控能力远远滞后于扩张速度,负面问题屡屡见诸媒体。笔者认为,对于“互联网+”产业融合,如果一出现问题就简单地用法律条纹禁止,那就偏离了改革的初衷。新生事物总会有不足,应当筑牢“互联网+”产业融合的监管防线,加强监管和引导,使其规范和安全,最大限度地服务群众。相关部门应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建档留迹。很多情况下,由于主管部门对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对平台企业的信息登记不完善、不健全,导致出现问题后追责困难,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不了了之。因此,要建立健全“互联网+”产业融合平台登记管理制度,规范网络平台和企业运营,从网络平台企业登记、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运营全过程进行全面而详细的信息登记及保存,同时政府要对网络平台、平台要对企业建立运营档案,明确各责任单位、各环节责任主体,畅通追责溯源渠道,堵死核心商家钻网联网的空子,为企业监管、消费者维权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周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