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为何屡成官员的“催命符”?

01.08.2015  15:19

福建省原副省长徐钢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媒体报道特别指出其“曾在酒窖上班”。徐钢的“酒窖办公室”,由一名商人提供,建在一幢四层建筑的地下,内有豪华套房,藏有诸多商人供奉品茗的好酒。

“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商人煞费苦心的为副省长徐钢建筑豪华的“酒窖办公室”为何?还不是因为投其所好。何为商人?唯利是图也。豪华酒窖办公室可不是白建的,商人定时看准了能够收到投入多得多的回报才会出此下策,就是要将官员的“雅好”养大、养肥,“由俭入奢易,有奢入俭难”,商人就是要将原省长徐钢捧上天,让其尽情享受“飘飘欲仙”的感觉,当奢侈成为一种习惯,徐钢的脚可能就很难沾地了。

再谈原副省长徐刚,难道他会不知道商人的意图,那是不可能的。那为何其还放任商人的行为,不过四字“利欲熏心”。因为其手中有权,需要借助“权利”力量的商人便会唯其马首是瞻,对其嘘寒问暖、迎风拍马,自制力不够的徐钢自然挡不住商人的“糖衣炮弹”,“酒窖办公室”一种别样情怀的“温柔乡”,爱酒的徐刚自然难以抗拒,于是迷失自我、放任自流、直至腐化堕落。

沉醉“酒窖上班”的副省长到底该如何“醒酒”?首先还是要从“酒醉”的源头出发,为何而醉?因权利沉醉。那就得先遏制住权利的滥用。为权利编织制度的笼子就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权利的运行没有限制,就极容易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但是如果用制度的笼子将其圈起来,其运行起来也就很难逾矩。

再者,腐败其实也是官员的一种“心病”,那还需“心药”医。一些官员就是看见别人当官了、有钱了、就慌了神、失了分寸,再加上有意谋权的商人的“糖衣炮弹”就迷失了自我,法制的约束甩在一边,常理的濡染也抛在脑后,完全沉浸在“贪腐漩涡”中而无法自拔。这就需要廉政教育,警钟长鸣。官员也有七情六欲,面对“诱惑”难免会感到困惑,如果时时能有阵阵“廉政清风”从耳飘过,就能起到很好的提点作用。

最后,在“三严三实”的大背景下,还是需要干部“严”在当头,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正确认识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做到权为民所用,实事求是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