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四大豫煤集团亏损近34亿元 政府出面向银行求情

18.08.2014  13:30

目前,河南省拥有四大重点煤炭企业,分别为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平煤神马集团、郑煤集团以及神火集团。重点煤炭企业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占全省民用煤炭资源量的85%以上,重点煤炭企业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5%以上。

然而,自去年以来,这四大煤炭集团已经全部陷入亏损的境地。2013年业绩报告显示,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方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为-22.88亿元,平煤神马集团为-5.27亿元,神火集团则为-3.4亿元,就连四大煤炭集团中规模最小的郑煤集团,其亏损额度也达到2.17亿元。

进入2014年,河南煤炭企业的亏损仍然在加剧。据河南省工信厅一位人士介绍,由于河南煤质赋存条件差、煤质竞争力低,在国内煤炭市场不景气、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河南煤炭根本无法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外省煤炭竞争,导致区位优势减弱、省外市场丧失,这使煤炭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

“今年一季度以来,三大煤业集团受电力需求不足、电厂去库存化、外省电煤竞争冲击、发电企业对燃料煤价格下降预期等因素的影响,煤炭库存、应收货款等快速上升,同时煤炭价格却在下降,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很大困难。”上述人士称。

2014年一季度,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平煤神马集团、郑煤集团以及神火集团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亏损4.85亿元、0.27亿元、1.89亿元和0.91亿元,总亏损额达到7.92亿元。

政府“递话”银行

在此背景下,河南省政府出面向银行“求情”放款也并不意外。“这段时间,省内煤炭企业都在向省政府反映煤炭面临的问题,煤炭企业是政府的基础行业,面临这么严峻的形势,在贷款方面,政府会给予支持,但我们也只是利用政府给予的资金政策优惠,暂时渡过难关罢了,长期也不是办法,还是要靠一些具体措施的。”郑煤集团一位人士坦言。

中宇资讯分析师关大利也表示,向银行“求助”主要是针对目前煤炭企业资金情况偏紧、回款压力较大,虽然是政府为煤企减负所做的努力,不过在产能明显供大于求的格局下,作用是有限的。

其实,在去年煤炭价格急剧下跌时,河南省也出台过“救市”政策。当地曾从2013年5月1日起实施“煤电互保”政策。依据河南省的规定,省内发电企业如果采购本省的煤炭将享受到当地政府的奖励。当地政府根据发电单位基础电量占全省比例分摊确定基数,如果超基数采购1万吨省内原煤,奖励电厂1000万千瓦时基础电量;而如果少采购1万吨省内原煤,则扣罚1200万千瓦时基础电量。

彼时,受益于“煤电互保”,河南省每吨煤炭变相上涨50元左右。然而,变相上涨的几十块钱迅速被大幅下跌的煤炭价格所掩盖,河南省煤炭企业再次陷入劣势。

责任编辑:高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