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责任弘扬好焦裕禄精神 ——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兰考行侧记
9月26日,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兰考县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时向焦裕禄亲属赠送纪念品。本报记者 王铮摄
“今天拜谒焦裕禄同志,终于了了萦绕我多年的一个心愿。”刚刚踏进焦裕禄纪念园,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便神情凝重地说。
9月26日上午8点30分,在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夏杰的陪同下,杨振武和来自全国的参加“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理论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一起拜谒焦陵。
“作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焦裕禄纪念园位于兰考县城北原黄河故堤的沙丘上。”焦裕禄纪念园管理处副主任董亚娜介绍说,“为实现焦裕禄同志生前‘活着没治好沙丘,死后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遗愿,1966年2月,河南省政府决定把焦裕禄同志的遗体从郑州运回兰考,迁葬于此。”
在焦裕禄同志墓前,杨振武代表人民日报社向焦裕禄同志敬献了花篮,并和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一起向焦裕禄同志三鞠躬。
“在兰考县只有475天的时间,焦裕禄同志为什么和群众感情那么深?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杨振武反复地说。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内,260幅版面、照片,89件遗物,生动地展示了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在焦裕禄同志总结的“十条工作方法”展板前,“要依靠群众,要发扬民主;要依靠党的领导……”杨振武一边认真念出一条条工作方法,一边不住地点头。
四只长条凳,围绕在一张油漆已经斑驳的长方形木桌旁,一张三斗桌,一部黑色老式电话机,一把右边的藤子断出了一个大洞的藤椅,一个不足40厘米高的烧水小炉子,按照焦裕禄同志办公室生前办公实景摆放的场景,朴素的陈设,让杨振武驻足良久。
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进口大厅焦裕禄半身塑像前,杨振武亲切会见了焦裕禄同志的小儿子焦跃进夫妇。杨振武动情地说:“人民日报和焦裕禄同志有着不解之缘。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焦裕禄开始为全国人民所熟知,焦裕禄精神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焦裕禄纪念馆的展览真实反映了焦裕禄同志的一生确实是光辉的一生。他当年亲手植下的‘焦桐’已经51年了,生生不息。焦裕禄不仅是兰考全县的榜样,还是全党的好榜样,他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去好好服务群众,我们有责任弘扬好焦裕禄精神。”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主流媒体肩负着重要责任,要更加自觉地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贯穿到新闻采访报道中,贯穿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让焦裕禄精神这面旗帜高高飘扬,让这一宝贵财富代代相传。”杨振武强调。
当杨振武把一张原版复制的1966年2月7日刊登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人民日报》一版报样赠给焦跃进时,焦跃进表示:父亲虽然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精神财富,作为后代,我们一定把焦裕禄精神弘扬好、传承好,做焦裕禄精神的继承者、实践者、传播者。
杨振武和焦跃进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记者 童浩麟 翁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