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从铁腕反腐到拍板决策 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14.05.2014  08:46

  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厂参加工业建设,这是他在车间里凭听觉监测卷扬机的运转情况(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记者 张兴军

  怀念

  新华社郑州5月13日电

  作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县域治理最大的特点是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回望50年前,焦裕禄在县委书记岗位上的“为政之道”,从铁腕反腐败到拍板做决策,从多方协调推进工作到鼓舞士气带好队伍,点滴往事透露出的圆融与求实、智慧与胆略,对今天的干部们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铁腕反腐

  坏党员“贪污自肥”,不绳之以党纪国法不能平民愤

  有一次,兰考县检察院工作人员在下乡检查中,发现一名生产队长“贪污自肥”,原来该队长利用职务之便,偷了1.2万块砖、9000片瓦、32棵树盖了3间瓦房。此外,还偷了920斤麦种。当时正值灾荒之年,粮食产量和社员收入都非常低,此事无疑加剧了群众的生活困难。

  接到情况反映后,焦裕禄对此做了长长的批示,称之为“天灾之外的人祸”。在河南省档案馆,至今存有当年手稿:“……这样的坏党员在群众生活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贪污盗窃发了大财……不立即严肃处理绳之以党纪国法,是不能挽回影响的,不能平民愤的……”

  尽管纸页泛黄笔迹模糊,但字里行间的震怒与决心,仍能穿透岁月,直抵人心。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