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工业转型升级正当时

11.01.2016  09:39

      放眼全球,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已经7年多,复杂程度远超以往,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乏力,发达经济体走势呈现分化,新兴经济体增长反复波折。审视我市,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增长新动力不足和传统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企业经营困难。       对此,我市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牢牢把握转型升级的工作主线,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出台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步回升的势头。       数字是枯燥的,但最具说服力。岁末年初,盘点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可谓亮点多多:       ——增加值增速稳中有升,位次不断前移。去年前三个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居全省第四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11个位次,但增速较上年全年回落0.7个百分点。       ——利润增速高于全省,盈利水平仍然偏低。去年前三个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77.9亿元,同比增长9%,较上年全年回落2.4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56.3亿元,同比增长0.4%,较上年全年回落6.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366.4亿元,同比下降1.4%,较上年全年回落8.6个百分点。       ——工业重化进一步提高,重快轻慢格局明显。去年前三个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同比增长10.9%,较上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轻工业同比增长8.3%,较上年全年回落1.3个百分点。轻工业回落速度较重       工业加快0.9个百分点。       ——新增企业带动发力,传统产业支撑增长。2014年10月份以来,全市规模以上新纳入统计范围的企业共92家,增加值同比增长125.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2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前十位行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累计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这十大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6.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6.3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3%。       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我市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由2012年的14.2%回落到去年前三个季度的10%,年均回落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而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重点工业产品价格下降,去年前三个季度,全市重点监测的22种工业产品中,大部分重点工业产品的价格持续下降;企业亏损额继续上升,去年前三个季度,全市亏损企业共计80家,亏损企业亏损额为8.5亿元;去年前三个季度,全市新增企业对全市规上工业经济的贡献率为16.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1%)3个百分点;相关指标下行风险加大,全市工业用电量累计下降0.8亿千瓦时。       形成目前工业运行态势的原因何在?有关经济专家分析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受国际国内经济低速增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等因素影响,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走低。截止到2015年9月份,全国PPI月度数据同比下降的持续时间已增加到43个月,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下降的最长纪录。PPI长期处于低位运行,加之各项成本的上升,直接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经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       ——资金难以注入实体经济。持续三年的PPI负增长使得企业经营困难,盈利低于融资成本。以前累积的高成本负债及高负债率直接降低了企业的净资本水平,抵押物价值下降,经济下行后又导致一些企业破产,银行坏账增加,促使银行更为审慎,银行收缩信贷,企业利润过低也不愿再增加投资,宁可作为放款人获取高的短期流动性回报。企业、政府、银行从盈利下滑到资产下降,坏账增加,相互传染,导致投资、信贷发行放缓,资金投放难以注入实体经济。       ——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截止到去年9月份,我市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92.2%,但其中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缺乏科技含量高、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新兴产业规模小、贡献少,尚未形成明显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工业产品结构以半成品和价值链低端产品居多,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较强的技术研发中心,技术装备落后,只能进行低水平加工和生产一般产品或中低档产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少,企业缺乏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产业水平和运行质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       ——工业投资后劲乏力。去年前9个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921亿元,同比增长18.2%,较上年年初(23.2%)回落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的低迷直接导致生产资料购买和工人工资的减少,抑制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对于目前主要依靠工业投资增长的工业经济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全市开工建设的优质工业项目偏少、偏小和工业投资的回落造成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关键是下一步咋干?记者走访部分骨干企业的法人代表,他们一致建议,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精准发力:       ——调整心态,应对新常态。一方面,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高速增长一去不复返。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控上既保持忧患意识,又坚持战略思维,彻底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保持平常心。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控上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抓住经济结构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坚持统筹调控、通盘考虑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力促经济提质增效。       ——加快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要密切关注PPI走势,建立科学完善的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测分析。对于产能过剩领域,应积极利用价格回落的时机,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落后产能企业的关停并转,利用环保、税收手段,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行业发展。抢抓“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的历史性机遇,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推动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提升以产品质量、标准、技术为核心要素的市场竞争力,顺利度过转型阵痛期和制造业加速期。       ——实施双考核,储备新动能。一方面,继续执行产业集聚区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考核制度。集中力量抓好重大工业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按照竣工一批、在建一批、新开工一批的要求,支持优势产业重点项目。通过大项目推动工业转型进程,围绕优势资源做文章,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将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和规模纳入县市区考核体系。加强新建企业的推进、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推动规模以上工业持续发展。       ——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企业压力。一方面,政府要搭建平台,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建立健全工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优化信贷评审模式,简化贷款手续等方式,重点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规范企业财产抵押登记工作,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减少政策性规费收取,杜绝不合理收费。同时,还要引导金融部门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开辟融资服务新途径,有效支持企业中短期融资。通过以上手段,打造公平竞争、良性发展的金融环境,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促进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