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夫妇陪读搬到郑州 一天8趟来往住处和学校

24.09.2014  11:47

  编者按

  中小学开学已有半个多月,收拾行装整理心情重新出发的不仅是这些学生,还有家长。有那么一拨家长,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全心全意陪孩子读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像蓝精灵一样,从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搬迁到重点学校附近。

  “陪读”一词应运而生,但这意味着离开原本温暖舒适的住处,甚至离开自己的爱人。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远不能形容这其中的辛酸,生活上的不便,精神上的熬煎,生活成本的提高……对于陪读家长来说,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东方今报记者 邱延波

  “想着郑州的教育肯定比小县城里好啊,孩子以后就要在郑州接受教育。”为了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明天,家在焦作沁阳的张女士夫妇在孩子两岁时就搬到了郑州。几年来,为了陪孩子读书,他们不停地搬家。

  为了孩子 一家人从焦迁郑

  9月16日中午,还没到12时,坐在文化路与纬一路交叉口附近一座办公大厦里的张女士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下班了。她急着回租住的地方给放学的儿子做饭。

  “人家孟母才三迁,我们比孟母迁得都多。”提起孩子上学的事,张女士的心里五味杂陈。

  张女士和丈夫王先生本来在焦作沁阳生活,小县城里舒适安逸。2003年1月,两人有了孩子。为了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明天,“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张女士一家三口在孩子两岁时来到郑州。

  “想着郑州的教育肯定比小县城里好啊,孩子以后就要在郑州接受教育。”张女士说,刚来郑州的时候,生活非常艰难,一家人租住在丰产路与东明路交叉口附近的常砦村。孩子两岁一个月就在常砦村上了幼儿园。

  2008年,张女士一家在花园路与水科路交叉口附近买了一套房,孩子跟着换到沙门村幼儿园。感觉到孩子在村里的幼儿园学习可能会输给别人,半年之后,两人又把孩子转到文化路第三小学上学前班。

  当时,张女士的想法就是让孩子以后就近读文化路第三小学,所以开始打听需要什么手续,“人家说户口不在郑州,需要办六证”。张女士和丈夫费尽千辛万苦又是找关系,又是托朋友,最终把需要的手续都办齐了,带着孩子到文化路第三小学报名时,“人家没说不接收,说生源太多了,进不了,给你们调剂到别的小学吧”。

  最后,经过种种波折,孩子到文化路第二小学读书去了。

  一天8趟来往于住处和学校

  孩子上学刚一个月,张女士就受不了了。“早上5点多起床,6点多带孩子吃早饭,然后骑电动车带孩子去学校。路上人多车多,太危险了,而且太耗时间了。”张女士说,有一次下雨,她没骑电动车,下午4时许接到孩子,坐公交回家,结果晚上8时才到家,光在农业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就堵了两个小时。

  一个月后,张女士在学校附近找了一个房子租下。“从文化路北环往南走,文化路两旁的房子,一直找到任砦北街,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后来我问学校保安,保安说他知道有一家房子刚空出来,就在学校附近,但是条件差,没家具。”张女士这个时候已经啥也不想了,找到房子比什么都重要,当时就毫不犹豫地住了进去。

  孩子上学的前三年,为了全心照顾好孩子,张女士辞职了,什么事也不干,只负责接送孩子,给孩子做饭。早上送孩子,一来一回,中午接孩子,一来一回,下午送孩子,一来一回,晚上接孩子,一来一回,一天8趟,奔波在住处和学校之间。孩子上四年级的时候,由于离住的地方近,孩子也大了,张女士才不再接送,重新找了个工作。

  去年9月,房东借口自己要住房子,让张女士一家搬走。没办法,为了孩子,他们重新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个小房子。从焦作到郑州,从常砦到北环,从北环到任砦北街,再到现在住的地方,张女士说,她感觉自己一直在搬家。

  让张女士欣慰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全班前几名。据张女士介绍,孩子所在的这个班,一半以上学生都是从别处转过来的,都有家长陪读,这个班的学生成绩总体上也比其他班优秀。

  张女士的解释是,孩子们知道家长陪读不容易,知道用功,另一方面,陪读的父母更有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