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大力推广“两晚”技术
进入9月份以来,我市由于持续降雨和低温寡照,造成昼夜温差小,土壤含水量大,玉米生育期延长,预计成熟期较往年推迟10天左右,推广玉米晚收技术十分重要。段新国说,玉米晚收是延长灌浆时间、增加粒重、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实现增产的关键措施。完熟期内玉米晚收一天,千粒重平均每天提高2~3克,亩产平均每天增加6~10公斤。因此,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正常播种的前提下,要科学把握收获时间。
我市农民玉米习惯性收获的时间,一般都要比玉米真正成熟的时间提前一个星期,玉米的成熟度往往不够。玉米晚收还可以增加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提高玉米品质。不用多花钱,也不用咋管理,就是坐等几天,每亩地多收50多公斤。
段新国建议,从目前我市玉米生长情况来看,玉米收获应推迟到9月底10月上旬。
“小麦要高产,品种是关键。”段新国说。品种是实现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的核心科技要素。在主导品种选择上,我市要坚持以高产超高产品种为主。高水肥地以周麦22、周麦27、豫麦49-198、百农207、焦麦266、怀川916为主,中水肥地以矮抗58、周麦25为主,晚茬麦以中焦3号、濮麦9号、偃展4110为主。
“要合理调整和科学把握小麦播期。”段新国说。适当推迟小麦播期,既为玉米晚收提供充足的时间,也可有效应对气候变暖影响,减轻小麦冻害和倒伏。半冬性品种要掌握在10月10日至15日播种,弱春性品种掌握在10月20日以后播种。品种、播期确定后,播量很关键,要继续推广机械精量匀播技术,以建立合理群体结构。高水肥地亩播量7~8公斤,中水肥地亩播量8~10公斤。晚播地块酌情加大播量,一般每晚播一天增加播量0.25公斤左右。
“要大力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段新国说。亩产600公斤左右的高产田,亩施氮肥13~15公斤、磷肥6~8公斤、钾肥2~4公斤。中产田亩施氮肥9~12公斤、磷肥4~6公斤、钾肥1~4公斤。在施肥技术上,高产田推广氮肥后移技术,60%底施、40%于起身至拔节期追施;中产田70%底施、30%追施。提倡氮肥深施,磷肥、钾肥分层施。连续3年秸秆还田地块可酌情少施或免施钾肥。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5mg/公斤,亩施硫酸锌1~2公斤;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5mg/公斤,亩施硼肥0.2~0.4公斤。
“应高度关注小麦的减灾、防灾问题。”段新国说。小麦播种期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应采取机械深耕、土壤处理、种子处理等综合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