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你还敢吃吗?

08.01.2015  17:39

  (记者王金成摄影金轲)别人吃剩的菜再卖给你,说是骨头熬出来的锅底汤其实是调出来的……昨天,一个关于“老码头火锅”回收菜品二次出售的视频被无数杭城吃货转发,不少人直呼“太恶心了”,以后不去吃火锅了。昨天上午,针对老码头火锅店可能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以及卫生部门对东坡路上的“老码头”进行了执法检查。

  “老码头”被曝光回收剩菜二次销售

  吃火锅可以说是冬天不可或缺的。不过,看过昨天热传的视频,恐怕很多人会对吃火锅打个问号。

  被转发的视频是杭州一家媒体记者暗访的内容,视频中暗访记者先以消费者的身份,去东坡路上的老码头火锅消费。火锅底料上来后,暗访记者询问店内服务员关于底料、剩菜的处理问题,得到的答复是剩菜当天都倒掉了,锅底都由猪骨头熬制。

  但是,之后当暗访记者应聘老码头传菜员后,火锅店负责人没有要求其办理健康证,就示意当天即可上班。随后,在该火锅店后厨,暗访记者与其他员工聊天:客人吃剩下的菜,都会被回收后二次销售;大厅里供客人取用的小料,也并非都是新鲜的,画面上甚至还出现一位员工因为感冒,闻不出是醋还是酱油,就直接用嘴对着罐子品尝来分辨。这样的做法,就连火锅店的员工都有些看不下去,一位厨房员工说:“太脏了,太脏了,客人吃过的东西永远都是脏的。做这个行业的话,最忌讳做这个(回收剩菜)!别人万一吃了……就说我的话,我绝对不会再去吃火锅了。”

  而且火锅底料也并非骨头熬制,而是通过添加一种叫“植脂淡奶”的东西调制而成。在餐具的消毒上,这家火锅店也只是通过洗碗机加热后,用抹布擦干,不再有任何其他消毒。

  在这个暗访视频之后,老码头火锅店的一位姓蒋的经理在接受采访时,却还当着镜头向消费者承诺:所有菜品都不存在回收的情况,并且还保证锅底汤料是骨头汤熬制出来。

  这段视频出来后,很快就引起了杭州吃货的愤怒。有网友转发了视频,表示“太恶心了,前几天刚吃过”,也有网友称看完视频,以后再也不去火锅店吃了。

  员工无健康证底料疑被更改生产日期

  针对视频中曝光的内容,昨天上午,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卫生等部门,对老码头东坡路店进行了现场执法检查。

  在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火锅店内一批牛油底料,有人为篡改生产日期的嫌疑。记者在其中一袋牛油底料的标签上看到,生产日期一栏原本印刷字体的内容为“2014年月日”,但是“4”却被用圆珠笔改成了“5”,空白的月、日前,也被用圆珠笔填上了1月2日的日期。

  经过清点,这批疑似被认为篡改生产日期的牛油底料一共118包,另外还有14包的生产日期印刷为2014年12月,没有更改过的痕迹。不过,火锅店负责人否认篡改日期。

  执法人员现场暂扣了这132包牛油底料,并且将97包油底料以及鸭肫、鸭舌各两包,也进行了暂扣,继续检查是否存在篡改日期以及检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等。

  在之前的视频中,老码头火锅店的后厨员工曾表示底料是用“植脂淡奶”调制出来的,不过执法人员在店内查找,并没有发现这种东西,店内负责人再次否认,仍表示锅底是骨头熬制出来的。对此,杭州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副处长周杰表示,会对此进行调查,查明是否添加了这种淡奶。

  餐饮从业人员必须要持有健康证才能上岗,但昨天执法人员询问店内的20余名员工,都没有办理健康证。

  记者还在现场看到,几名专业的卫生检验人员对老码头的餐具进行抽样,“主要是检查一下大肠杆菌有没有超标。”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餐具是否达到卫生标准,要等检测结果出来。

  针对昨天现场检查的结果看,周杰表示对于视频中曝光的情况,市场监管部门会在现场检查的基础上做进一步调查,如果确实存在违法情况,会对其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对于没有办理健康证的员工,已经责令“老码头”立即进行补办。他还表示,临近春节,执法部门将会对杭城的餐饮店监督检查。

  最终的调查结果没有出来,昨天老码头仍在正常营业。中午11点多,记者看到仍有不少消费者前去吃火锅,随机问了几位顾客,都表示没有看过早上在转发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