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 段喜中、赵瑞东等出席

10.07.2014  13:24

7月8日下午,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全市上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  识,动员全市上下攻坚克难、拼搏进取,推动濮阳科学发展、赶超发展。

段喜中、赵瑞东、申延平、雷凌霄、徐兰峰、阮金泉、高树森、王建双、李刚、邵景良、王载文、王保华、郭岩松、贾祖贫等在濮市级领导出席会议。

市委书记段喜中在讲话中指出,上半年刚刚过去,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对半年来经济工作进行认真回顾总结、分析研判,在此基础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早启动、早着手、早推动下半年工作,很有必要。

段喜中指出,总结上半年经济工作可以用三句话十二个字来概括,就是“稳中有进、进中有忧、忧中有机”。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进”“忧”“机”三字的深刻含义,客观看待、正确研判。

一是“进”。“进”就是指进步、成效、成绩,是当前濮阳经济工作的主导面和基本面。今年上半年,预计我市生产总值增速为10%,居全省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2.7%,居全省第3位;工业用电量增速为11.47%,居全省第8位;实际利用外资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大幅增加。1至5月份,地方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9.4%,连续4个月位居全省首位,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14.7%。

二是“忧”。“忧”就是指忧患、担忧。今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9.8%,低于年初计划3.2个百分点,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去年同期的全省第1位下滑至全省第8位,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去年同期的全省第6位下滑至全省第9位,增速由去年的21%回落至11.7%。这些重要经济指标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应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警醒,一定要深入分析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认真研究制定对策,尽快扭转被动局面。

三是“机”。“机”就是指机会、机遇。三年多来,我市通过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营造了难能可贵的“人和”优势。通过强化赶超发展理念,坚持早干快干多干,做了很多事情、还了很多历史欠账,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好趋势、好态势和好气势。同时,也打下了经济发展的好基础、思想观念的好基础、干部队伍的好基础,这为我们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不能悲观坐等,而是要积极应对、主动出击、转“危”为“机”,创造更多机遇,更好地推动濮阳科学发展、赶超发展。

段喜中强调,要坚持既定的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不动摇,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认真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圆满实现各项目标任务。

第一,要抓好固定资产投资。一二三产的发展体现在项目建设上,项目建设体现在投资上,抓住固定资产投资就等于抓住了项目建设,抓住项目建设就推动了一二三产的发展。

第二,要抓好经济运行。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为企业服务、保驾护航作为重要任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自身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问题。企业也要看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多动脑筋、多投入精力,及时向政府反映有关问题,确保正常生产经营。

第三,要下大力气抓好开放招商,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要主动出击,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争取使更多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好项目落户,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实现借梯上楼、借水行舟。同时,要用好的政策机制把社会资本调动起来。

第四,要抓好事关濮阳未来发展的谋划工作。谋划就是要干着现在的、谋划明年的甚至更长远的,不能只看当期发展。市、县两级政府和企业要切实把项目谋划作为大事要事来抓,谋划要深、要实,要坚持高标准。

段喜中指出,2014年是濮阳的又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也是一个关键期。三年多来,濮阳的对外影响力、内部凝聚力明显增强,大多数经济指标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市上下形成了风清气正劲足、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成绩面前,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戒骄戒躁,克服松劲思想和自满情绪,消除一切思想障碍,借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借助开展“一创双优”活动,扎实推动干部作风的转变,切实解决好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要坚持“二三五”赶超目标不能变、赶超发展的理念不能变、早干快干多干的理念不能变,坚持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思路、做法和措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将濮阳如何实现更好发展更快转型、如何应对持续低迷经济形势、如何持续深化提高“人和”优势等作为重要课题,认真进行研究,努力克服来自主客观方面的困难,确保“二三五”赶超目标的顺利实现,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

市委副书记、市长赵瑞东全面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并就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具体意见。

一是狠抓项目着力扩大投资。工业方面,要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再谋划推进一批龙头项目、节点项目。农业方面,要抢抓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大投资,切实抓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农业产业化集群等项目建设。服务业方面,要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明确时间节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方面,要确保晋豫鲁铁路通道年内建成通车,争取郑濮济高铁年内开展前期工作。城市建设方面,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结合国家、省投资导向,争取在城市道路、供排水、供暖供热、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垃圾处理等领域谋划建设一批项目,完善城市功能。

二是全力以赴抓好经济运行。一要强力实施“131”工程,要抓紧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企业制定自身发展规划。二要为企业生产经营搞好服务,坚持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企业服务活动联席会议等制度,定期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三要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加大工业强市“131”工程支持政策落实力度,保障其在融资贷款、资源调配、土地指标、环评容量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四要加快产业载体培育,突出抓好产业集聚区服务平台建设。

三是千方百计抓好开放招商。一要紧紧围绕产业转移抓招商,既要注重长远,又要抓好当前,切实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招商引资工作。二要抓好重大招商活动,积极参与我省组织的“央企河南行”、第四届中国郑州产业转移对接等经贸活动,组织好“2014年中国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大会暨首届中国(濮阳)石油装备制造产业技术交流会”。三要深化战略合作,加强与中石化、省投资集团、河南能化等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四要加快商检海关建设,进一步改善对外开放的环境和条件。

四是积极主动搞好项目谋划。要对照项目谋划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提前做好明年项目建设谋划,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计划盘子。要注重项目谋划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项目谋划的质量。要认真研究分析谋划项目的可行性,确保谋划项目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避免假大空,提高项目的申报成功率和落地率。

五是创新突破深化改革。要按照中央、省、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及时跟进规定动作,选准自选动作,盯紧抓牢具体问题,逐项扎实推进,切实加大改革落实力度。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再筛选一批近期可以启动的改革事项,集中力量,强力攻坚,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改革上求得突破。

六是坚持利民惠民保障民生。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快各类涉及民生项目的建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市委副书记申延平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

责任编辑: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