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千帆竞 勇立潮头敢为先 ——写在嵩山实验室揭牌成立一周年之际

17.07.2022  09:10

实验室效果图。

□师喆 朱林青

炎炎夏日,郑州北龙湖畔,一处占地50多亩的楼群正在加紧施工,嵩山实验室的主体办公场所建设正酣。

过去的365天里,这里承载着无数人的目光与期待。

“努力进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像嵩山一样屹立在中华大地”,2021年7月17日上午,省委书记楼阳生为嵩山实验室揭牌,并表达了对嵩山实验室未来发展的期许。

重塑实验室体系、搭建一流创新平台,是河南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推进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关键抓手。作为河南省首家揭牌运行的省实验室,嵩山实验室正是宏伟蓝图上勾画的第一笔。

揭牌一年来,作为省委、省政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探索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现实路径而设立的新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嵩山实验室始终以建设“国家实验室平台、国际一流创新平台、国家前瞻性产业孵化平台”为目标,坚持“战略引领、特色引导、行业支撑、生态重塑”的战略定位,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前沿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创新,集聚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创新人才,致力于打造国家高水平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平台。

精准定位布局:

把握“顶天立地”科研定位,打造一流创新平台

坚持创新引领,贯彻“顶天立地”的科研定位。实验室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重要讲话精神,从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出发,面向河南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社会建设与治理现代化为科研目标,科学编制了实验室“十四五”科研发展规划,确立了智联网络与通信、广义功能安全、数字社会治理等七大特色科研领域。

“顶天”是指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聚焦重大基础研究和科学突破,谋划一流课题,着力取得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服务于国家数字经济建设和数字社会治理现代化。在云网智联、领域专用软硬件协同计算晶上系统、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等技术方向上,积极谋划,主动对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论证启动了智联计算网络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基于量子增强的单光子成像雷达技术研究等七项重大科研项目,研究进展顺利。

“立地”是以服务河南经济建设与发展为己任,通过解决“卡脖子”重大技术难题,推进内生安全云平台、数字社会安全治理等领域科技成果落地,支撑带动河南万亿级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为产业生态构建的重大举措,2022年5月19日,嵩山实验室与豫信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我省信息产业领域“创新之核”与“产业旗舰”的携手合作。

创新体制机制:

探索新型科研平台发展规律,创新管理运行机制

嵩山实验室作为“四不像”新型科研事业单位,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深耕体制破壁,催化创新释能。

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的架构打破了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设立双理事长的理事会。理事长由省政府分管领导和郑州市委主要领导担任,政府相关部门等为理事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两次理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嵩山实验室理事会章程、实验室章程、学术委员会章程和战略咨询委员会章程等,研究审议了实验室工作计划、机构设置、经费预算、运行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成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和战略咨询委员会。聘请余少华等9位院士在内的25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聘请郑纬民等11位院士组成战略咨询委员会。召开学术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审议论证了嵩山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实验室“十四五”科研发展规划,以及实验室2022年度重大科研项目等。

实行院士领衔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探索首席科学家、责任专家负责制,赋予其在组建科研团队、确定内部协作模式和激励机制、经费使用等方面更多主导权,为科学家“松绑放权减负”,探索风险分担机制,试行科研经费“包干制”,支撑产业创新发展。通过针对性邀约、量身定做等方式,引进实验室首席科学家5位,责任专家20余位,引领一流团队建设。

建立成果效益导向的绩效激励机制。确立“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重大科研任务的组织与实施机制,围绕嵩山实验室七个重点科研领域,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打破“铁饭碗”,不吃“大锅饭”,实施正向多元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解决重大思路问题、产出高质量成果和作出实际贡献的激励力度。围绕成果多元价值,以创新质量和成果贡献为依据,探索建立成果收益分享、股权激励等政策机制,制定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奖励政策,产生更大的集聚效应。

探索人才管理:

搭建人才发展一流平台,推进一流团队建设

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基本原则,强化需求导向,尊重人才、选贤举能。坚持按需引人、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原则,紧密围绕科研布局和项目需要,精准引进、选拔、任用能力素质与发展需求相吻合的人员,集聚相应领域顶尖的专家和团队。构建由院士专家、杰出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博士生团队组成的多层次人才梯队。

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探索新型人才共享机制,构建“内引外联”聚才模式。一是多元形式“专项引才”,开设专项引才绿色通道,紧紧围绕七大特色科研领域构建人才链,分类编制高端紧缺人才及团队目录,精准引进高端人才及团队;二是实施“产业+项目+人才团队”的协同引才模式和“针对性邀约+双聘柔性引进”的柔性引才方法,探索与国内顶尖高校建立联合引才与人才互聘工作机制,推行全职双聘、项目聘用和任务兼聘等灵活用人方式。

建立全面协调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训战合一,强化目标牵引。坚持在重大科研攻关中培养人才,摒弃单打独斗、点状开展科研的传统模式,引导高层次人才以组团形式加入重大攻关项目,在重大项目历练中提升能力。

实行导师制,加快青年人才培训体系建设。落实导师负责制,以项目课题为牵引,保障老中青科研团队的无缝衔接零断层;与国内顶尖高校院所深度合作,探索人才联合培养,通过联合开设嵩山实验班、申报博士后工作站等方式,促进人才增量培养,构建梯队式人才发展体系。

建立科学高效的人才使用机制。以首席科学家及责任专家人才为切入点,探索建立标志性成果或里程碑节点考核用人机制。对于重大战略任务急需、领域稀缺的顶尖人才和特殊人才,因人设岗,定制“政策包”,一事一议。逐步建立多维立体的考核评价规则和科学高效的绩效管理长效机制。

构建科研生态:

聚合优势科研单位,创新联合开放大科研模式

践行创新技术链、生态链、产业链的深度耦合协同发展、开放融合的“双循环”战略,构建实验室“强核心、多基地、大网络”的科研构架体系,探索“政产学研用金”同频共振、合作多赢的科研新范式,着力营造运行高效、管理有度、服务周全、活力迸发的新型研发生态,以先行先试的体制机制创新红利释放人才创新效能。

创新联合开放的大科研模式与生态。主动开展实验室科研发展规划面向国内外顶尖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对接;积极谋划推动战略合作,以科研领域规划和项目实施为纽带,聚合优势科研单位,加强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目前,已与中科院、复旦、华为、阿里云、京东科技、新华三、中国联通等单位签署或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通过重大科研任务实施,聚合30余家优势科研单位。加快推动实验室科研体系构建,完成网络安全创新研究基地等3家研究院、基地授牌,第二批产业研究院和基地建设有序推进,着力构建“核心+基地+网络”创新格局。

夯实基础保障:

积极用好各级政策,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指导意见,为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制定了“规划图”和“路线图”,为嵩山实验室的设立和高标准建设提供了重大的战略基础和政策保障。

实验室建设积极落实政府各级政策,更加注重新型科研机构管理架构建设与制度体系的内涵式建设。目前,实验室运行管理涉及的体系化制度流程已完成建立并运行。从管理架构、管理制度、科研环境、经费支持、人才发展等多方面全流程保障嵩山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锚定国家实验室规格,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嵩山实验室办公场地和基础办公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实验室龙子湖自然资源大厦过渡办公场地,已完成基础装修工程,预计2022年8月底入驻。实验室定点办公场地,北龙湖智慧创新基地主体楼宇的楼体建设已经封顶,计划2023年上半年完成楼宇装修并启动科研办公环境设施建设,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验室入驻。

嵩高峻极接穹苍。嵩山实验室将不负重托,积极践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勇于开拓、敢于实践,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己任,为全省实验室体系的重塑、科研体制机制的重塑提供范式,像嵩山一样屹立在中华大地!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