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攻坚发展突破口转型升级新动力

09.04.2015  11:17

      四月的沙澧大地,桃红柳绿,到处生机勃勃。随着一批项目在各县区陆续开工,新的项目建设热潮正在全市兴起。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完善提升科学发展载体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结构、转换动力结构的基础性工程,围绕产业集聚区发展和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建设,持续完善促提升,持续提质增效益,致力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       千亿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双汇成为世界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       战略新兴产业势头强劲———化工产业精深加工取得突破性进展,亚洲最大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试车成功;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年销售收入增长均超过60%。       “两区”规划建设步入“快车道”,商务中心区高端定位,一批龙头型、旗舰型项目正加紧规划建设;特色商业区特色凸显,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产城互动融合展现新气象,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201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和“两区”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700亿元,增长20%,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建设,正成为漯河经济攻坚发展的突破口、新动力,产业转型升级的领航标、强引擎。       集群发展产业兴       6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搭起舞台,差异化发展,争先晋位,明争暗赛;围绕各自主导产业,抓招商、引龙头,延链条、上项目,强功能、促集聚……这是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生动写照。       按照全省打造“百千万”优势产业培育工程的战略部署,我市坚持抓龙头、强支撑、促带动,目前,6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均超百亿元,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超500亿元,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升格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千亿食品产业为引领,百亿盐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千亿食品做大做强。瞄准建设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着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食品产业生产基地、研发基地、销售基地和原料基地,实现食品工业的原料基地化、产品系列化、加工多元化、销售网络化、企业集团化。在继续做大规模总量的同时,大力开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功能食品和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品,积极发展食品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机械等配套项目,加快高端化发展步伐。2014年,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4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0%,占全国食品产业的8%以上。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2类食品行业,漯河已拥有18大类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13家世界500强企业、45家国内500强和行业百强企业在漯投资,国内休闲食品企业前10强全部落户漯河。特别是行业龙头双汇集团,抓住成功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的机遇,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研发应用,年营       业收入达到1400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在生猪养殖、屠宰、肉类加工三个领域均排名全球第一。2014年8月,万洲国际在香港成功上市,漯河食品国际化进一步提速。       化工产业高端开发。发挥盐矿资源优势,狠抓龙头引进,深度综合开发,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明显提升。中盐总公司、中农集团、河南煤化、金山化工等央企名企入驻发展。医药化工产业园顺利建设,医药中间体等精深加工取得突破性进展。盐化工产品年产量达到400万吨,深度开发产品产值占50%以上。2014年6月,亚洲最大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试车成功,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兴产业快速崛起。致力打造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新高地,把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和关联配套项目,新兴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分别增长74.7%和63.7%。其他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汽贸物流、医疗器械、电子商务等新兴优势产业在延链补链中不断壮大,2014年有100多家新企业入驻,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0%以上。       高端定位特色显       入夜的河上街特色商业街,灯火璀璨,流光     溢彩,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走进古色古香的河上街,五光十色的摩天轮,光影斑驳的湖面,灯火辉煌的古建筑,幻化出一种别样的美,让人流连忘返……这就是我市着力打造的特色商业街区河上街古镇。       2014年以来,我市把“两区”建设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速度推进,“两区”框架体系基本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坚持高端规划、精致设计,注重个性差异化、错位发展,依托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优势,力求一区一品格、一县一特色。市商务中心区围绕打造新的商务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金融商贸中心,优先引进高端商贸、金融机构、企业总部、专业服务机构,规划建设龙头型、旗舰型项目。       特色商业区分别以红色文化、河上街古镇文化、民俗文化等为特质,推动休闲游憩、特色餐饮、中高端商业、生产资料专业市场等融合互动发展, 四月的沙澧大地,桃红柳绿,到处生机勃勃。随着一批项目在各县区陆续开工,新的项目建设热潮正在全市兴起。       优化城乡结构、转换动力结构的基础性工程,围绕产业集聚区发展和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建设,持续完善促提升,持续提质增效益,致力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       千亿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双汇成为世界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       战略新兴产业势头强劲———化工产业精深加工取得突破性进展,亚洲最大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试车成功;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年销售收入增长均超过60%。       “两区”规划建设步入“快车道”,商务中心区高端定位,一批龙头型、旗舰型项目正加紧规划建设;特色商业区特色凸显,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产城互动融合展现新气象,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201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和“两区”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700亿元,增长20%,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建设,正成为漯河经济攻坚发展的突破口、新动力,产业转型升级的领航标、强引擎。       集群发展产业兴       6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搭起舞台,差异化发展,争先晋位,明争暗赛;围绕各自主导产业,抓招商、引龙头,延链条、上项目,强功能、促集聚……这是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生动写照。       按照全省打造“百千万”优势产业培育工程的战略部署,我市坚持抓龙头、强支撑、促带动,目前,6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均超百亿元,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超500亿元,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升格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千亿食品产业为引领,百亿盐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千亿食品做大做强。瞄准建设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着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食品产业生产基地、研发基地、销售基地和原料基地,实现食品工业的原料基地化、产品系列化、加工多元化、销售网络化、企业集团化。在继续做大规模总量的同时,大力开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功能食品和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品,积极发展食品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机械等配套项目,加快高端化发展步伐。2014年,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4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0%,占全国食品产业的8%以上。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2类食品行业,漯河已拥有18大类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13家世界500强企业、45家国内500强和行业百强企业在漯投资,国内休闲食品企业前10强全部落户漯河。特别是行业龙头双汇集团,抓住成功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的机遇,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研发应用       ,年营业收入达到1400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在生猪养殖、屠宰、肉类加工三个领域均排名全球第一。2014年8月,万洲国际在香港成功上市,漯河食品国际化进一步提速。       化工产业高端开发。发挥盐矿资源优势,狠抓龙头引进,深度综合开发,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明显提升。中盐总公司、中农集团、河南煤化、金山化工等央企名企入驻发展。医药化工产业园顺利建设,医药中间体等精深加工取得突破性进展。盐化工产品年产量达到400万吨,深度开发产品产值占50%以上。2014年6月,亚洲最大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试车成功,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兴产业快速崛起。致力打造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新高地,把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和关联配套项目,新兴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分别增长74.7%和63.7%。其他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汽贸物流、医疗器械、电子商务等新兴优势产业在延链补链中不断壮大,2014年有100多家新企业入驻,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0%以上。       高端定位特色显       入夜的河上街特色商业街,灯火璀璨,流光     溢彩,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走进古色古香的河上街,五光十色的摩天轮,光影斑驳的湖面,灯火辉煌的古建筑,幻化出一种别样的美,让人流连忘返……这就是我市着力打造的特色商业街区河上街古镇。       2014年以来,我市把“两区”建设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速度推进,“两区”框架体系基本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坚持高端规划、精致设计,注重个性差异化、错位发展,依托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优势,力求一区一品格、一县一特色。市商务中心区围绕打造新的商务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金融商贸中心,优先引进高端商贸、金融机构、企业总部、专业服务机构,规划建设龙头型、旗舰型项目。       特色商业区分别以红色文化、河上街古镇文化、民俗文化等为特质,推动休闲游憩、特色餐饮、中高端商业、生产资料专业市场等融合互动发展, 形成了休闲旅游、休闲商业、民俗文化、速递物流四大产业集群;积极引进与主导产业密切相关的现代专业市场、商务楼宇、星级酒店向重点区域集中布局、集聚发展,城市综合体、商务楼宇、商业街、专业市场“四大载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2014年,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成区面积451.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21.4亿元,入驻企业297家、个体工商户6533家,吸纳就业3万余人,“两区”成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项目支撑强服务       实施六项重大攻坚任务,项目建设是中心。2014年,全市上下以“重点项目建设年”为主题,聚合力、齐攻坚、求突破,       建立了项目建设专项述职制度,坚持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分包、重点项目例会、联审联批等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多次组织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观摩讲评活动,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掀起项目建设高潮,一大批项目快速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圆满完成了省、市目标任务,继续保持了全省领先水平。       坚定不移抓项目备后劲。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招大引强、强化服务为重点,加强招商引资和服务平台建设。2014年,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达到265个,投资80亿元的建福科技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完成投资427亿元,增长26.1%;两区建成运营项目17个,新开工项目29个。       坚定不移提质量增效益。在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更加注重发展质量,通过“退二进三”等举措,使18个城市中心区企业改造升级并入驻产业集聚区,31家企业实施了战略重组,引进战略投资33.6亿元。       坚定不移抓招商促集聚。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第十四届全国“村长”论坛和首都经济圈推介会等专题招商活动,实际利用外资近8亿美元,增长15.7%。       坚定不移抓平台强服务。按照“政府主导、政企联动、共建共享、配套支撑”的原则,着力构建投融资、土地整理储备、科技研发、人力资源和电子商务五大平台,帮助企业招聘从业人员3万余人,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家,新增省级创新     型企业3家。引进中国网库、阿里巴巴、百米生活等一批知名电商入驻产业集聚区。       产城融合同发展       坚持把产业集聚区和“两区”建设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区,优先实施产业集聚区与主城区和县城的快速路、内部路网建设,所有产业集聚区实现国道省道全覆盖。将区内村庄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配套体系建设,形成了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市产业集聚区和“两区”已建成道路1000多公里、标准化厂房400多万平方米、职工公寓15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配套率95%以上。所有产业集聚区都建有污水处理厂、垃     圾中转站,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率100%。建设商业服务网点、医疗服务点、教育机构等2200多家,吸纳20多万人在产业集聚区和“两区”实现就业。       “踏浪碧海豪情在,又见东风卷潮来”。省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强调,要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       这为我们进一步提升集聚水平、推动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相信:只要按照“四集一转”和“四集一促”的要求,加快产业集聚区和“两区”完善提升、创新发展,漯河的产业集聚区和“两区”建设一定会再上新水平、迈上新台阶,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新征程中,漯河一定会为中原更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