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一张照片”见证精准脱贫

06.07.2016  15:41
      7月3日下午二三点钟,天热的人在外不怎么动弹就浑身是汗。窦旭平搬来两个凳子,拉着老伴在自家门楼下纳凉,今年不错的夏粮收成和家庭收入让他紧拧的眉头舒展开来。

        58岁的窦旭平是临颍县窝城镇窦庄村人,4年前儿子患上了白血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下外债,原本幸福的家庭几年间就沦为贫困户。今年5月,漯河市建档立卡“回头看”中,窦旭平被精准识别为全镇141个贫困户中的一户。

        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窝城镇建档立卡登记造册均附有贫困户的照片,窦旭平站在自家房前的彩色照片中,表情显得格外凝重。

        “登记造册的照片是最初确定为贫困户时,本人在家中照的照片,随后帮扶干部每次去贫困户家中开展工作,都要用照片记录下家庭环境及本人的精神面貌变化,用照片见证精准脱贫的全过程。”窝城镇镇长于胜洋道出了照片记录的缘由。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比建档立卡照片中的表情,如今的窦旭平脸上不经意间会流露出一丝笑容,“今年家里的收入加起来能顾住娃儿看病,明年就能攒住钱了。”

        窦旭平精气神变化的背后是各级帮扶干部的不懈努力:通过中国慈善总会达希纳项目援助治疗白血病药品,将每年高达9万多元的医疗费用降至2万多元;为窦旭平及老伴申请低保,安排其在村里当保洁员,协助家里4亩3分地实现椒麦套种。

        事实上,窝城镇创新性地用照片精准记录贫困户脱贫全过程也是被“逼”出来的。今年4月,漯河市32位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分包37个有贫困村的乡镇。市委副书记蒿慧杰分包窝城镇以来,多次深入各贫困村调研督导,明确要求积极探索专项扶贫资金、各种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使用的新路子、新办法,创新帮扶措施,形成可借鉴、能推广的“临颍经验”。

        在6月2日漯河市召开的脱贫攻坚第一次推进会议上,市委书记马正跃、市长曹存正再次强调,新一轮脱贫攻坚工作核心在于精准、成败系于精准,推进精准脱贫,精准识别是前提,精准帮扶是关键,要真正把“精准”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

        “从窝城镇的照片记录到乡镇的‘六签字’制度,再到青年镇的‘六照片’见证,漯河市涉及贫困村的乡镇都在积极探索扶贫的新举措,目的就是要精准、精准、再精准。”漯河市副市长、扶贫办主任张锦印说,下步工作中,要坚持科学施策、精准帮扶,把各项精准帮扶措施落到实处,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实际,因村制宜发展扶贫产业,一户一策确定帮扶措施,实实在在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