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血可测癌症?测一次多少钱?事实上可以这样测……

03.05.2017  08:23

  “一滴血”可测癌症?网上已有辟谣文章,这个“测”不是“检测”而是“监测”。实际上,类似的应用一直都有,“易感基因”的检测,更接近于大家所期望的“一滴血”的效果。影星安吉丽娜·茱莉的乳腺癌风险,可通过这样的“一滴血”测出来。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李肖肖

这两天,“一滴血”火了。先是“一滴血可测癌症”广为流传,紧接着就出来了辟谣文章“标题党别误导这项重大突破”。

那么,“一滴血”的现实应用是怎样的?我们离“一眼看到癌症”还有多远?

没有某一项

万能的肿瘤标记物

事情起源于清华教授罗永章教授的研究“一滴血可测癌症”,很快在网络上发酵,但接着又有了辟谣文章,这个“测”,不是“检测”,而是“监测”。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陈小兵说,其实,作为该项技术的发明人,罗永章教授早在2013年就曾解释,“一滴血检测肿瘤”的说法很不准确,确切地讲,应该叫“监测肿瘤”。具体的监测方法是:癌症病人在治疗前检测一次,在治疗后再采血检测,通过比较Hsp90α含量的变化,来辅助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可以持续地监测。

陈小兵说,媒体的报道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可能一方面是公民健康意识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目前确实缺少一种安全、准确、经济、无创的检测手段。事实上,肿瘤标记物目前临床最主要用来监测抗癌疗效和病人预后,而很少用于早期诊断,即便应用也是辅助筛查和辅助诊断。

“目前临床应用的肿瘤标记物有很多,罗教授研究的‘Hsp90α’,只是其中的一种,目前还没有在我院应用。”陈小兵表示。

他说,需要指出的是,迄今为止,医学界尚未发现真正完美理想的肿瘤标记物。通俗地讲,理想的肿瘤标记物指的是:特异性强,只要出现异常升高就是肿瘤;只有肿瘤病人有,正常人或者患炎症等其他疾病的人没有;不能“误诊”,没有肿瘤的正常人不能被误判为患肿瘤;敏感性高,只要病人患肿瘤,就会出现异常升高;不能“漏诊”,已经患肿瘤的人表现一定要高于其他人。

“目前临床应用的所有肿瘤标记物,均没达到上述要求,均是对肿瘤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等有辅助价值,要么特异性不强,正常人或者其他非肿瘤性疾病患者肿瘤标记物也会升高,要么敏感性不高,病人已是中晚期癌症了,检测结果还正常。”陈小兵说,没有我们理想中的万能的肿瘤标记物,能让人一眼看清癌症。

有类似技术应用

主要用于对肿瘤病人的诊断

河南省肿瘤医院分子病理科副主任马杰,多年前就接触过“一滴血”方面的研究。在他看来,网上流传的“一滴血”,其实就是一种肿瘤标记物,主要是针对癌症病人的辅助监测手段。具体来说,就是可以用于病人的辅助诊断、病情发展变化监测。实际上,这种肿瘤标记物,现实中一直有类似应用。

比如说,一个人患了癌症,已经看到肿块了,但没法拿到组织,这时候就可以用抽血的检测方式,因为肿瘤细胞会坏死脱落到血液中,通过对血液中这种脱落的细胞的检测,能帮助医生判断出可能是癌症哪一种。像肺癌就有很多种,在已经确诊肺癌的情况下,血液中肿瘤细胞的检测,能对肺癌的种类、预后进行辅助监测。

还有一种对血液的检测,是检测血液中的核酸,这种从肿瘤细胞上游离出来的核酸,因为含DNA,也能帮助医生对病情进行动态的监测和诊断。

“其实网上流传的‘一滴血’的真正的应用,更类似于我们现实中这样的方式。”马杰说,目前已经应用的,通过对血液中细胞和核酸检测的方式,准确率实际上更高。

“易感基因”

更类似于“一滴血”的内涵

归根结底,这种诊断方式,是针对已经患了肿瘤的病人。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就如同人们期望的那样,能对健康人或者亚健康的人群,检测出患癌的概率?

马杰说,方法也是有的,这就是我们平时做的“易感基因”的检测,实际上,“易感基因”的检测,更接近于大家所期望的“一滴血”的效果。

在众多的癌症中,有些癌症是具有遗传性的。也就是说,有些人生下来,基因里可能就有某几项属于“易感基因”,那么这个人以后患某种癌症的概率,在同样环境下,可能就要超过其他人。“并不是说检测出易感基因,就一定会患癌,而是说患癌的风险比其他人要高。”

马杰说,就以著名影星安吉丽娜·茱莉为例,她就是因为家族的乳腺癌,测出自己患乳腺癌的风险较大,为了降低这种风险,提前切除了乳腺。

这种检测方式就是,只需要抽大约10毫升的血,对其中59种基因进行检测,这些基因包含了已经能够确定的26种疾病,其中16种是肿瘤,如果这些基因中的某一项发生了改变,那就意味着,这个人未来患某种疾病的风险非常高,尤其是对于乳腺癌、卵巢癌等这种有遗传性的肿瘤。

现实中癌症是咋提前发现的

人们对于“一滴血”的期望,不过是希望,能有一种安全可靠的方式,让自己能更早发现患癌的风险,并把这种风险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

河南省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主任魏君丽说,目前河南省肿瘤医院承担了国家的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目前随着癌症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国家对癌症的防控手段就是“早发现、早诊治、早预防”。

很多人感觉身体不舒服了才进医院,实际上,如果已经吃不下饭再去检查,可能已经是食道癌的中晚期。而很多癌症在早期,身体是没有什么特殊表现的,如果早期发现并治疗,可能只是需要动个小手术,预后效果就会很好。等到中晚期,不仅要面临放化疗,救治效果也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魏君丽说,目前,经过专业的防癌体检,大部分高发的癌症都能在早期发现。比如对肺癌的诊断,就是通过CT以及相关的肿瘤标记物的检测,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就是简单的乳腺彩超和对乳腺相关标记物的检测。所以说,高危人群、有家族遗传性疾病的人群,对癌症最好的防控,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的专业防癌体检。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