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规模种植加政策支持 种地照样有收益

13.04.2016  11:56
      春耕时节,穿行于“豫北粮仓”河南省滑县的乡间田野,映入眼帘的是“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业景象。

        在滑县万古镇杜庄村,记者碰到了滑县焕永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这几天他正忙着组织社员对流转的2000多亩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今年42岁的杜焕永是种地的行家,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发展并收益颇丰。“现在我们每亩的流转费是1000元,确实有点高了。”杜焕永说,不过粮食价格虽然下降了,但农资、电费等费用也降了,种地成本低了,再加上采用规模种植、机械化作业,以及政府多项政策的支持,种地还是有收益。

        “粮食高产才能有高收益,农田设施的完善和农机农技水平的提升很关键。”杜焕永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年能够一直坚持种粮,也是由于县里加快农田设施建设,同时合作社农机设施不断提升,并以农技指导为重点组织社员来种地,产量提升了,效益自然就上来了。

        近年来,滑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农技推广方法和手段,全速推进科技兴粮步伐。“同样的地块,懂得科学田间管理,每亩增产10%~20%不成问题。”说到怎么间接提升收益,种粮大户于同勤深有感触。

        与此同时,滑县还建成了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苗情、墒情、地力、气候监测的自动化、标准化、数字化和可视化,实现了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新突破。“我们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河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发了‘滑县测土配方施肥网上推荐系统’,农户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农田的养分含量和施肥方案,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科学田间施肥。”滑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卢中民说。

        完善的农田设施和健全的农技服务体系让滑县农民种地底气也更足了。“农户一家七八亩地,一年种两季粮食,去掉农药、化肥、种子等成本,每亩地每年纯收入1000多元,一家年收入也就1万元,仅靠种地很难致富。”希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希斋说,“我们以每年每亩1000斤小麦的报酬流转土地,农民觉得很划算,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来。合作社去年采取小麦和杭白菊套种模式,亩均纯收入近2000元。”说起当前的种地效益,杨希斋高兴地算了一笔细账。

        时下对于杜焕永来说,他并没有因为粮价低而产生退地不种的打算。“接下来合作社计划加大对普通农户的农田全程化服务功能,我们对不愿种地农民的土地进行全程托管,通过规模化种植管理来提高农户与合作社的共同效益。”杜焕永对种粮的信心依然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