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渣土车“暗战”持续 一次取证24辆违规车

12.08.2015  20:52

河南商报陪办记者 王杰

陪办记者这一次真的领教了郑州渣土车市场的“深水”,一位听完讲述的朋友说,真像一部谍战片。今天,陪办君就来讲讲执法队、记者同渣土车的一场“暗战”。

【甩尾】

晚上执法前 先兜圈甩掉尾巴

每天下午六七点,郑州市城管局门口,总会有几辆豪车聚集于此,并不时有人向院内窥探。对此,院内院外早已心照不宣,对执法者来说,讲究的是抓现形。

到了晚上,执法要开始了,这些“尾巴”就成了累赘,如果不及早甩掉,这些豪车就会跟随执法车队一整晚,给自己的人通风报信。

于是,每晚10点开始,兜风成了这些队员的必修课。先上三环高架遛一遛,再到市区逛一逛,这一兜,快则30分钟,慢了就得一个小时。

【保密】

保密小分队”应运而生

谁都无法保证队伍里没有“内鬼”,毕竟这么多执法队员呢,尤其是在规模甚大的联合执法时,常常出现“工地停工”“渣土车消失”的景象,遛了一晚连个闯高架的大货车都难得一见。

这个时候,“保密小分队”应运而生。其实这名字是陪办记者自己起的,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暗访取证、秋后算账”。这时参与的人必须就得少之又少了,知道得越多越不安全,然后就像狗仔一样蹲点、跟车,不能打草惊蛇。

因为,只要你扣下一辆车,那就相当于告诉了全郑州的渣土车以及工地:猫来了,老鼠赶紧进洞。

【反追踪】

电台、微信是渣土车司机标配

先说一个数据,郑州目前登记在册的有22家渣土车清运公司,约有3000辆在册渣土车。郑州渣土车为啥难查处,因为他们有高超的“反追踪”技艺。

1.豪车跟随。上面提过了,也就是雇用一帮人开车跟着执法车,他们的原则就是一个字:赖。操作办法是:路是大家的,谁都可以走,我可没有跟着你。

2.电台汇报。电台可是个好东西,只要有一辆车被拦住,那么执法局就算在这条路上等一晚上,也休想再见到第二辆渣土车。

3.微信资源共享。这个与电台类似,但通知的司机范围更广,一个微信群容纳几百个司机不成问题,一些当晚不在班的司机也可以相互传递消息。

有执法队员和陪办记者调侃,只要有一辆渣土车“献身”,全郑州渣土车5分钟之内就都知道了。

【行动】

一次取证24辆违规车

前两天,陪办记者又陪着执法队员上路了。这一次,我们采用的就是“保密小分队”战术,在事先获取情报的基础上,记录了24辆违规车辆信息后,我们决定敲山震虎,拦下了其中一辆。

果真,之后我们再也没见到一辆渣土车。不过,这次陪办记者亲手拿到了渣土车上的电台,里面简直就是炸了锅:哪哪路段出事了、谁谁突然袭击了、想出车的赶紧把篷盖全,或者干脆歇了……

这些渣土车司机也许不知道,陪办记者在这厢也正听得津津有味。

不巧的是,因为执法队员的一句疏漏,工地赶来的人知道记者的存在,谁都不再求情,扔出一句:扣就扣吧。当时陪办记者没意识到什么,之后的事情才让记者知道啥叫暗战。

【意外】

记者暴露被跟踪

执法完,我们又驱车上路,执法局知道,下面想再查到车基本不可能了,就索性带着豪车们遛弯去了。凌晨3点,遛得差不多了,城管送陪办记者回家。

当时陪办记者留了一个心眼,在家附近提前下了车,跟在执法车后面的豪车也停了。

本想着这一夜终于圆满,谁知却遇到了心惊的一幕:一辆豪车放弃了对执法者的跟踪,反而以极低的车速跟在了陪办记者身后……好在陪办记者抖了个机灵,跑进了路边交警队的院子里,等了大约半个小时,看到车离去后才悄悄地回了家。

对于查处渣土车,以前我总觉得执法者“执法不力”是根本原因,经此一役,陪办记者真心觉得,郑州的渣土车确实是“底气十足”,当你面对这样的跟踪时,多多少少会有些胆怯。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暗战还将持续!

(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