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清水见证中原担当 河南3次考核均为最优

20.12.2015  11:41

  三千里关山阻隔,从遥远的丹江口水库调水入京,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作为核心水源地,我省做出了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庄严承诺,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

  如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已满一年,当年的慨然承诺是否完全实现?记者走进库区,走近干渠,寻找答案。

  库区:中原拿下三连冠

  今年11月,2014年度《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实施考核结果公布,我省考核结果最优。而在前两次考核中,我省的评定结果也为最优。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三连冠,成绩来之不易,见证着中原的责任与担当。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涉及我省及湖北、陕西。在省内共涉及淅川县、西峡县、内乡县、栾川县、卢氏县、邓州市,流域总面积为7815平方公里。

  作为核心水源地,我省在治污染、保水质方面做了极大努力,已累计关停并转污染企业1000多家,并率先取缔了黄姜种植和加工产业,水源区的每个县市、每个乡镇都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

  关停污染企业,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而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治理起来更加不易。

  一场声势浩大的治理面源污染战役也已持续多年,水源区各县市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改变传统耕作方式,为实现水清民富的双赢目标,探索出一条成功路径。

  据2014年逐月水质监测结果,我省的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6.5%,在规划区豫鄂陕三省中排名第一。

  干渠:打造生态长廊

  水源地若是保水质之本,渠道则可谓保水质之重。南水北调干渠在我省基本都是露天明渠,沿线人口稠密,渠道水质保护可谓任务艰巨。

  为保护总干渠水质,2010年省政府即颁布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共划定水源保护区面积3054.43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203.17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面积2851.26平方公里。

  干渠两侧保护区对新建项目严格把关,到目前,已有存在污染隐患的600多个企业项目被拒之“”外。

  为保水质稳定达标,我省还开展了干渠沿线生态带建设。

  目前全省已建成总干渠两侧320多公里、9万多亩生态林带,占任务的50%,南水北调生态走廊已初具规模。

  今冬明春我省将完成剩余全部任务,两条靓丽的生态绿带,将静静守护着一渠清水。

  未来:水更清天更蓝

  在郑州市刘庄水厂,记者看到深达3米多的沉淀池清澈见底。水厂负责人说,丹江水浊度等多项指标远低于黄河水。采访中,许多郑州市民说,现在水壶不再结垢了。

  丹江口水库最新一期水质全因子监测结果评价显示,109项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Ⅱ类标准,其中常规项目95%以上符合Ⅰ类标准,特定项目100%符合水源地水质标准。

  按照《河南省南水北调“十三五”专项规划》,水源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将安排244个项目,重点解决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主要入库河流综合整治等问题,总投资达55亿元。

  栉风沐雨,一年转瞬即逝。今天,河南的南水北调水质保护工作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信守承诺的中原人,必将守护好这条广润北国的蓝色生命线。(记者 张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