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四上”企业发展现状

10.09.2015  10:36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和社会发展的活跃细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综合实力的主体构成,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渑池经济社会的走向,特别是“四上”企业的发展对拉动渑池县经济总量的增长日趋重要。

一、“四上”企业内涵

四上企业”是统计划分标准,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资质以内的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点服务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业(包括外贸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万元及以上;限额以上零售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万元及以上;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指年营业总收入达200万元及以上;资质以内建筑业是指依据国家建设部相关规定,已经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指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企业;重点服务业指年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00万元及以上)或期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二、渑池县“四上”企业发展状况

截止2015年6月底,渑池县共有法人单位3471个,其中第一产业单位(农林牧渔业)439个,第二产业单位(工业和建筑业)658个,第三产业单位2374个。按照新的“四上”企业统计标准 渑池县共计纳入“四上”企业296个(工业149个、批发零售业67个、住宿餐饮业12个,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27个、服务业41个),占渑池县法人单位的8.5%,占三门峡市“四上”单位总数1312户的22.6%。

三门峡市各县(市)区2015年上半年“四上”企业数量一览表

    专业                                县(市)区

工业

建筑业

房地产

批发业

零售业

住宿业

餐饮业

服务业

合计

1312

621

103

117

60

216

34

26

135

湖滨

172

57

 

3

9

51

13

11

28

义马

174

78

14

15

10

28

6

2

21

渑池

296

149

13

14

27

40

4

8

41

陕县

119

46

16

28

5

10

3

1

10

灵宝

353

220

30

35

4

43

5

2

14

卢氏

104

44

12

8

1

31

2

1

5

开发区

64

8

15

14

 

13

1

1

12

集聚区

30

19

3

 

4

 

 

 

4

渑池县“四上”企业共吸纳就业人员4.7万人,其中,建筑业从业人员为2078人,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为3.8万人,贸易企业从业人员3718人,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484人,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业人员699人,重点服务业从业人员3718人。四上企业2015年上半年累计为就业人员发放工资7.99亿元,对稳定全县城乡居民就业,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渑池县“四上”企业特点

1、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较高,限上住餐企业占比偏低

渑池县296家“四上”企业中,工业企业149家,占比50.3%。全县批零住餐企业共计12家,占“四上”企业总数的4.1%。

2、“四上” 企业分布的差异明显,各专业分布的不均衡

根据2015年基本单位名录库最新数据,全县共有“四上” 企业296家,其中城关镇113家,占比38.2%,其他11个镇平均占比5.6%,“四上” 企业分布的地区差异明显。

从各专业的地区分布来看,这种不均衡现象更为突出和扩大化。住宿餐饮业12家企业有11家集中在城关镇,1家在仰韶镇,其他10个乡镇没有住宿餐饮限上企业;建筑和房地产业27家企业有24家在城关镇,仰韶镇1家,陈村乡2家,其他8个乡镇没有建筑和房地产企业。

规上工业企业分布的不均衡性相对缩小,全县规上工业企业149家,城关镇15家,占比10.1%。

乡(镇)

合计

工业

建筑和

房地产

批发

零售业

住宿

餐饮业

服务业

合计

296

149

27

67

12

41

城关

113

15

24

36

11

27

仰韶

46

32

1

11

1

1

陈村

15

8

2

1

 

4

张村

21

14

 

5

 

2

洪阳

16

16

 

 

 

仁村

9

6

 

1

 

2

英豪

23

12

 

9

 

2

果园

11

10

 

1

 

天池

13

10

 

3

 

坡头

12

11

 

 

 

1

段村

10

9

 

 

 

1

南村

7

6

 

 

 

1

四、相关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统计考核,全面排查 “四上”企业。

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与税务部门的对接核实,我县还有部分企业,尤其是批发零售业企业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四上”要求,但没有列入统计范围。一是企业的基础台账不够完善,不能满足统计要求;二是宣传力度不够,企业对名录库的认可度不高;三是排查不到位,没有实现达标企业的全覆盖。针对以上问题,应该完善对企业基础台账的督查和管理,加强对达标企业的宣传和引导,加大对“四上”企业的培植和排查,全面提升我县“四上”企业的数量和质量。

2、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政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协调金融部门优化金融产品,增加放贷额度,简化放贷程序,优化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不同层次的融资需求。

3、加强对准“四上”企业的扶持工作力度。

对有潜质的准“四上”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工业企业,要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重点,围绕产业链引进培育一批规模以上企业;扩大开放合作,加强招商引资,增加规模以上企业总量,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