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盘潮下的私募现状:“危”“机”并存

08.09.2015  18:31

    刚刚过去的8月份,无论A股还是全球其他股市,都是剧烈震荡的一个月,上证综指8月累计跌幅达到12%,是2008年以来表现第二差的一个月(最差的是7月)。而9月首个交易日,A股继续“再跳水”,让投资者感到心力交瘁。

    据中投在线发现,大盘的“泥沙俱下”同样也对私募造成了巨大伤害,股票策略型产品成为重灾区。但在哀鸿遍野之际,对冲策略型产品脱颖而出,展现出在巨震行情中的独特优势,成为震荡市最佳避险港湾。

    “”:知名私募面临清盘

    据中投在线数据统计,截至9月初,今年以来清盘的私募基金产品达1292只,约占纳入统计的产品总数的5%。其中,7月和8月是清盘的高峰期,共有389只产品清盘,占今年以来清盘产品的三成,还有200多只产品接近止损线。

    被誉为“基金一姐”的王茹远,在市场的暴跌中也未能幸免。从多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截至8月28日,目前王茹远所管理的“大浪潮系列”多只基金净值或已跌破0.75元的预警线,濒临0.7元的清盘线。但8月31日以来,创业板连续3个交易日暴跌200点,其基金业绩更不容乐观。王茹远团队在竭力想办法保住0.7元净值,以避免清盘。

    其中 “天堂硅谷大浪潮”以持有332.89万股位列朗玛信息第十大流通股股东,该股目前发布重组停牌公告,不过股价已从此前最高101.58元暴跌至28.40元,能否守住最后的清盘线,就看这次重组带来的成效了。

    还值得注意的是,王茹远5月曾公开喊话:“今年沪指超6124点是迟早的事情。”这样的净值表现或与其过于乐观不无关系。

    和“公募一姐”王茹远同样遭遇的还有“期货一哥”葛卫东。

    9月伊始,私募大佬葛卫东旗下的混沌道然资产管理公司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封《致投资者书》,就近期产品净值大幅回撤向投资者致歉。

    据混沌投资官网数据,混沌价值一号产品净值由8月14日的2.4439元骤降至8月28日的1.5295,降幅达到37%。混沌价值二号A/B基金净值从8月14日的0.8220跌至8月28日的0.6650,跌幅接近20%。其中,混沌价值二号今年6月8日才成立,可谓生不逢时高位建仓,成立不到三个月净值已经跌去三分之一。

    或许这与葛卫东重仓押宝平安银行与中国平安有关。从今年中报数据推算,二者股价一路下跌,其中持股数达7993万股的中国平安亏损近16亿。显然,中国平安的暴跌成为葛卫东旗下的混沌投资亏损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此前成立3年多、收益率超10倍的知名私募清水源 ,如今却爆出多只签订止损条款的产品达到爆仓线或穿仓。对于清盘,清水源给出的原因是:政府利好政策频出,不敢减仓而高仓运行。

    以及7月被爆出去年私募黑马福建滚雪球旗下4只基金净值一度击穿止损线0.70元的传闻。按照林波的说法,正是7月7日至10日突如其来的极端行情,股指期货跨期套利出现前所未有的价差紊乱,造成了福建滚雪球旗下配置股指期货跨期套利仓位较大的4只产品一度击穿止损线。

    中投在线表示,每一次潮水退去后,风控问题依旧会暴露出来,这次大跌对于私募的风控能力可谓极端严厉的考验,一味盲目的追求高收益,追去个股单边上涨已经行不通了,或许也该换个思路寻找别的投资模式。

    “”:对冲基金和私募新人一鸣惊人

    截至9月7日,上证指数年内微跌4.77%,期间振幅却高达81.65%。剧烈震荡行情下普通投资者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隐藏在市场中的量化对冲基金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

    据中投在线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8月份收益排行前10的套利策略对冲基金中,5家盈利,5家亏损。其中睿策投资的三个产品,分别录得-0.63%,-1.26%,-1.19%,而新方程投资唯一入选的稳健精选1号也是以-0.15%的收益“含恨八月”。由于受到限制期指开仓影响,净值增长遇到了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过作为对冲行业里的佼佼者,元普投资旗下的量化对冲月月盈1号仍摘得单月9.88%的收益,年内回报率高达62.57%。如此稳健的业绩,靠的是什么?

    “以前很多人担心泡沫何时会破灭,现在真的破了吗?依然说不准,但对于我们来讲,不用担心市场是跌还是涨,我们可以利用量化对冲的方法来应对市场的突发风险。”元普投资基金经理张强对中投在线记者表示,然而对于2015年剩下的日子,张强也同时说道,“量化对冲产品将迎来真正的考验。不但需要应对市场各种波动,在控制好风险的情况下,还要为客户稳健增值,这才是值得期待的真正的量化对冲产品。

    虽然目前A股市场牛途未尽,但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那些风险意识强的客户已经开始选择收益稳健的私募基金产品。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主要市场的成交量中大概80%来自于量化交易,多位公募和私募基金相关人士也坦言,随着对冲市场规模和份额不断扩大,想投资对冲基金的钱太多,光银行需要对接的资金量根本就承接不了。未来5到10年,市场上的高净值人群,必然要将相当一部分个人资产转为配置量化产品,而对冲套利策略占据核心位置。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