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移民回乡寻祖根

06.04.2015  11:40

4月5日,第二届南水北调移民寻根文化活动在淅川县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拉开帷幕,从青海、湖北和河南各地赶回来的1200名丹江口库区移民相聚一起,冒着细雨,缅怀先贤,在故园找寻难忘的乡愁。

2014年年底,清澈甘甜的丹江水从淅川陶岔渠首一路北上,给缺水的华北大地带来泽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如期通水的背后,凝聚着淅川县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为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淅川县先后搬迁移民近40万人。特别在新世纪的移民大搬迁中,用两年时间平安搬迁移民16.5万人,创造了我国水利移民史上的奇迹,铸造了“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移民精神。

斩不断的是情思,割不断的是乡愁。为打造像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一样的移民寻根问祖家园,让移民精神代代相传,在淅川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淅川县相关热心人士建造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构建40万淅川移民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该文化苑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古树博物园区、移民文化游览区和移民民俗村落游览区等“一心六区”,是国内唯一一个以移民文化为主题的全方位、多功能旅游景区。2013年清明节,淅川县在文化苑举办首届南水北调移民寻根文化活动。

这是千里长渠正式通水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丹江口库区移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纷纷从全国各地赶回思念已久的故园,亲眼看看家乡的变化,再尝尝清甜的丹江水。当日返乡的1200多名移民代表中,既有从青海、湖北赶回来的“老移民”,也有近年迁往省内各地的“新移民”。

当日,借移民群众清明节回乡祭祖之际,文化部组织艺术家小分队冒雨为返乡移民送上了一场精彩的慰问演出,表达受水区人民对移民的谢意。中午时分,与会嘉宾和千余名移民共同围坐在千棵老树下,吃着丹江鱼、酸菜牛肉等大锅菜,追寻记忆中的味道和浓浓的乡愁。

千年古树在这里成长,移民文化在淅川传承,移民精神在这里发扬。淅川县委副书记、县长赵鹏深情地说:“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移民寻根文化活动,进一步传承弘扬移民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美好家园,齐心协力保护好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

相关链接:

古树守望精神家园

4月5日,清明节,细雨寄深情。淅川县金河镇南山笼罩在水雾中,若隐若现,山脚下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内锣鼓喧天,从全国各地返乡的1200多名移民齐聚于此,寻根祭祖。

古树博物园是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的一大亮点。移民大搬迁期间,移民后代李爱武从100多个移民村中,抢救移植1000多棵古树。其中,有600年的梭罗树,700年的青冈树,800年的樱桃树,1000年的银杏树,1200年的黄连树。

古树是历史的见证,是南水北调的见证,是几十万淅川人‘身在他乡,根在淅川’的见证。”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相关负责人说,对40万移民来说,古树寄托了移民对故土的深厚情感,是祖祖辈辈诉说历史的载体。

站在一棵老银杏树下,70多岁的移民武金泉感慨万千:“想着老家的一切都淹没在水底下了,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屋后的那棵老树,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根了。

移民文化广场中心,移民纪念馆前,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南水北调移民纪念碑,正面是“南水北调移民纪念碑”9个大字,背面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元旦贺词中为移民点赞的话:“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线40多万人移民搬迁,为这个工程作出了无私奉献,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敬意,希望他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

南水北调移民纪念碑高17.2米,寓意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动迁的172米水位线。移民纪念碑底座长、宽均为4米,象征着水源地40万移民乡亲。

返乡移民深情凝望着南水北调移民纪念碑,久久不愿离去。从青海回来的76岁的移民田贵申动情地说:“这是国家和社会对移民精神的肯定,再多的牺牲和奉献都值了!

今年50多岁的移民金铁秀原籍淅川县金河镇观沟村,2012年,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900多名村民搬迁到新郑市薛店镇观沟村。“新村离南水北调干渠不远,空闲的时候,我就站在岸边,看看清澈北上的河水,有种说不上来的亲切感。”金铁秀高兴地说,新郑正在做通水配套工程,不久的将来,在新家就能喝到家乡甘甜的丹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