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201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11.08.2014  10:38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下,清丰县委县政府理思路,主动作为,积极应对,以项目为抓手,超前谋划项目,有力的确保了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整体上看,前六个月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82.7亿元,增长12.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4亿元,增长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2亿元,增长13.2%,均距年初目标有一定的差距,持续较快发展压力依然较大。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一) 生产总值(GDP)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8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2.6亿元,增长16.5%。其中工业增加值50.4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14.1亿元,增长6.7%。

(二)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5亿元,增长18.5%。从1-6月份看,全县企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其中:家具产业生产保持较为强劲的回升态势, 1-6月份规模以上家具企业总产值完成28.64亿元,同比增长51.3 %;规模以上家具企业增加值完成7.09亿元,同比增长46.8 %;销售收入完成28.2亿元,同比增长47.7 %;利税完成4.4亿元,同比增长32.6 %。河南南方家居有限公司1-5月份完成总产值96718万元,同比增长74.5 %;销售收入完成96506万元,同比增长74.41 %;利税完成12478万元,同比增长47.9 %。清丰县金冠家具有限公司1-6月份完成总产值29980万元,同比增长19.5 %;销售收入完成2870万元,同比增长14.6 %;利税完成6010万元,同比增长14.3 %。

(三)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夏粮生产再创新高。今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73亩,预计平均亩产501.4公斤,较上年增16.8公斤,总产36.6万吨,较上年增1.32万吨,增辐3.7%。夏粮生产实现了连续十一年增产丰收。今年夏粮之所以增产,县乡政府高度重视,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外,关键是气象条件有利、农业措施得力。一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夯实了丰收基础。二是组织120名专家和技术员包村联户,分包503个行政村,开展麦田管理技术指导工作,实现了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三是全县建设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3个,示范区内实施“五统一”,即统一供应良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整地播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病虫害防治,促进高产技术措施落实。四是扎实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统筹推进田林路渠综合治理,保障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1—6月,我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4万元,同比增长19.4%;较上月的(-2.2%)提高了21.6个百分点,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71.1亿元,同比增长70.6%。

1、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14年,省市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我县35个省市重点项目,概算投资219亿元,年计划投资102.8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73.8亿元,占年计划的72%。其中:工业项目19个,年计划投资60.4亿元,1—6月完成投资39.1亿元,占年计划的64.7%;农业项目2个,年计划投资3.2亿元,1—6月完成投资3.2亿元,占年计划的100%;城建项目4个,年计划投资17.9亿元,1—6月完成投资15.5亿元,占年计划的86.6%;社会事业项目3个,年计划投资2.7亿元,1—6月完成投资2.22亿元,占年计划的82.2%;服务业项目7个,年计划投资18.6亿元,1—6月完成投13.8亿元,占年计划的74.2%。截至目前,竣工项目6个,正常推进项目22个,未实质性开工项目5个,未到开工节点项目2个。(县发改委提供)

2、产业集聚区投资势头强劲。元至6月份,县产业集聚区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较快的增长态势。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新谋划实施项目14个,总投资25.6亿元,已开工11个,完成投资12.4亿元。入区工业项目达到9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家,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完成67.07亿元,同比增长35.2%;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0.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完成52.6亿元),同比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5.4亿元,同比增长28.4%;从业人员达到23500人,同比增长62.1%。主导产业优势更加突出。产业规模逐渐壮大。新增投产企业6家,全面投产企业达75家。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

          消费品市场持续了年初以来缓慢增长的趋势,整体趋势较为疲软。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2亿元,同比增长13.2 %,五县两区排第三位。

      (六)财政收入增速加快

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 7.55 亿元,增长54.46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7亿元,增长10.17%,税收收入1.95亿元,增长29.3%。

(七)外贸平稳增长

1—6月份,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3个:分别是:投资6.2亿元的年产40万套家具产业园项目、投资12亿元华美国际城市综合体项目、投资4.2亿元的人民医院新建项目、投资5亿元的松木家具生产项目、投资5亿元的弘民包装材料生产项目、投资5亿元的惠丰工贸防护门生产项目、投资3.3亿元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项目、投资1.8亿元的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投资1.2亿元龙丰功能食品建设项目、投资5.2亿元的年产60万镗钢(木)制防火防盗门建设项目、投资1.4亿元的O20网络营销运营建设项目、投资3亿元的钢结构生产项目、投资3.3亿元的万相红梨种植深加工项目(其中,境外资金项目2个,占市定目标2个的100%;合同额9.4亿元人民币,占市定目标5900万美元的254%);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4个(投资1—5亿元的项7个;投资5—10亿元的项目7个。其中,2013年签约项目3个)。新签约项目合同额56.6亿元,占市定目标110亿元的51.45%;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8.3亿元,占市定目标22.4亿元的81.69%;实际利用境外资金4000万美元,占市定目标6050万美元的66.1%。

二、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建设资金缺口大。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融资困难,这是中小企业普遍性的问题。金融单位对企业扶持的态度非常积极,但就是找不到可以为企业作担保的单位和经济实体,导致贷款无法到位,项目建设停滞不前。

(二)建设用地指标少。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紧把土地这道“闸门”,造成项目用地紧张,工程实施艰难。

(三)配套服务产业发展滞后。物流、信息、家具检验、检测、技术培训等发展缓慢,已不适应家具产业发展趋势。

          三、对策措施

(一)制约项目推进的两大要素瓶颈是资金和土地,围绕产业,鼓励知名家具企业、科研机构来清丰建设生产研发基地,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产业项目用地供给工作,优先办理项目选址和安排项目用地。建立由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和企业四方共赢的新型融资合作平台,召开银企对接会和信贷推介会,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各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加大对产业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为产业提供各种担保和优惠贷款。鼓励企业进行技术融资、产权融资、债券融资、债权融资和固定资产融资等。

        (二)进一步完善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由联系领导协调落实各相关配合部门的工作任务,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项目联席会议制度。通过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协调会、“早餐会”等工作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实行台账管理,不定期通过通报、电子屏、电视台等,曝光影响项目建设的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现象。建立项目奖惩激励制度。对为重点项目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功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不作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三)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优化人才培训服务,要充分发挥人才培训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建立家具专业培训基地,成立清丰县家具技工学校,建立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聘请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免费开展技术、管理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