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粮仓”向深海延伸 广西北海市深水网箱养殖探访

07.12.2021  11:20

今年上半年,北海市新发展深海养殖8000亩,此前通过挂牌出让海域已达4200亩,打造铁山港区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养殖户达305户,网箱拥有量达4600口,养殖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养殖产量达4.4万吨,年产值5.2亿元。未来3年,北海计划挂牌出让30万亩海域使用权。从浅海走向深海,一个“蓝色粮仓”在北海逐步形成。

深海养殖,捕捞大产业

鱼养殖业在铁山港区已有近20年历史,起初主要在浅海养殖,随着临海工业的发展,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逐步转向深海。深水网箱养殖的金鲳鱼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欧美国家。2018年,金鲳鱼产量4万多吨,产值5亿多元。今年10月将进行捕捞,预计产量超过5万吨。

2016年北海市首次向养殖金鲳鱼的企业出让1000亩的海域使用权,2017年出让3200亩。这4200亩深水抗风浪养殖海域位于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村南部,共21宗,分别由北海市铁山港区石头埠丰顺养殖有限公司、北海乃志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铁山港区翔久农民种养合作社等多家企业获得。

2017年,铁山港区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示范基地获得自治区三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据铁山港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和2018年,金鲳鱼养殖连续获得大丰收,示范区核心区经营主体收入超过8000万元。示范区经营主体获得国家原农业部金鲳鱼无公害产地认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称号,还注册商标。

从浅海走向深海,不仅海水养殖产业转型升级,还带动当地“失海失地”的渔民致富奔小康。

北海乃志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是示范区内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企业,目前该公司在深水海域拥有网箱100多口,按照1人管理2个网箱工作的标准,长年管理网箱的村民(含贫困户)就达到70多人,这还不包括忙碌时聘请的临时工。整个示范区海域的网箱量,需要管理人员达上千人,这些岗位待遇3000-6000元不等。

营盘镇白龙村村民梁新业已在该公司工作2年,虽然海上的工作有些枯燥,但能够在家门口上班,而且每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他对此感到满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深水养殖金鲳鱼

科技助攻,“粮仓”更丰富

打造“蓝色粮仓”,需要科技支撑。近年来,铁山港区坚持科技兴海,与海南大学、广西水产科学院等科研单位达成技术合作,无公害养殖技术覆盖率达95%。

同时,该区积极探索3种养殖模式。一是传统木架结构网箱养殖,这种模式造价较低,目前有200多户家庭养殖户采用;二是HDPE(塑料)圆形结构网箱养殖,每立方米水体网箱造价200至250元,每口网箱造价18至42万元。这种网箱投资较大,但产量较高,抗风浪能力较好,已有20多家企业和合作社使用;三是方形钢架结构网箱模式:每立方米水体网箱造价140至180元,每组网箱造价100至130万元。这种网箱抗风浪能力强,可配套自动投饵机、机械化管理,节约饲料,养殖成本较低,并配套吊养珍珠贝等滤食性贝类,适合企业或合作社大规模投资。

养殖企业也走科技发展路线,今年4月,广西创新驱动海洋牧场智能服务示范基地在北海乃志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挂牌,该基地是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实践课堂之一,由南宁师范大学牵头,联合多所院校、科研单位进行课题研究。

该基地将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当地水质、水流、水下情况、鱼类疾病进行综合分析、跟踪、预防,有效应对鱼类疾病的发生,帮助养殖户提高防范鱼类疾病的能力。

走向深蓝,另一种休渔

7月20日,记者跟随养殖户出海查看深水网箱养殖情况,海面上一片平静。眼下正是休渔期,海洋将得到有效修复。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仅依靠为期3个多月的休渔,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海洋资源逐渐枯竭的局面。

如何让海洋生物得到更多的休养生息?北海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冯群声说,从北海市这两年来创建深水抗风浪养殖示范区的经验来看,扩建更多的养殖示范区,也将起到休渔的作用。

铁山港区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殷俊表示,示范区设立后,各大企业对网箱安全问题十分重视,专门派人管理,以前电、炸、毒等现象如今已基本绝迹,为海洋生物营造了一个安全的栖息繁衍场所。

同时,网箱养殖投放的鱼料有相当部分通过网孔跌落网外,也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丰富的食物。因此,在养殖示范区一带分布的海洋生物较其他海域要多,这也衍生海钓业务,成为当地渔民的创收项目。深水网箱养殖量大,成功率高,它正逐步替代近海养殖,有助于减少近海养殖给当地生态带来的污染。

记者从北海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鉴于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示范区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今年该市计划再挂牌出让5万亩海域使用权。未来3年,该市计划挂牌出让30万亩海域使用权,进一步做大“蓝色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