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医院横结肠代食管手术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27.11.2015  11:35

近期,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在厦门召开。会上,淮河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施巩宁教授所做的《食管良性狭窄的外科治疗》报告吸引了来自全国心胸外科与会代表的目光,引起强烈反响。

施巩宁教授在会上所做的横结肠代食管手术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报告,总结了从1972年-2015年淮河医院心胸外科142例误服强酸、强碱、农药、假酒等引起患者食管不同程度闭塞的病例,采用横结肠代食管进行手术,均取得良好效果。随访2-25年,吻合口通畅,无胃食管反流发生等并发症,患者远期生存质量良好。
据介绍,对食管良性狭窄的患者,代食管器官可选择胃、空肠等。采用胃代食管,由于胃的位置改变,破坏了正常的生理功能,患者常有体重下降、腹胀、腹泄等临床症状,影响患者长期生存质量。采用空肠代食管,在生理上有重要的吸收、消化作用,术后生存质量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近年来,有采用食管狭窄扩张的方法,如食管支架植入、覆膜支架、裸支架等,这些方法易造成食管支架脱落、食管支架脱落小肠穿孔等并发症,对长期生存的良性食管狭窄患者不适合。

上世纪60年代末,淮河医院心胸外科在已故刘宗兆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开始用结肠代替食管手术,并进行相应的临床研究。之后,经该科周伯俊教授、柴大森教授、施巩宁教授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目前国内学者通过对横结肠血管分布的观察,认同在结肠代食管中以横结肠为最佳。

研究证明,结肠血管分布恒定、边缘动脉吻合支较粗,血运好(变异少),活动度较大、长度足够、足以替代食管全长,有较强的抗酸能力,胃及功能活跃的升结肠、空肠保持正常生理位置,不影响储纳、消化及吸收功能,可以很好地恢复患者的进食吞咽功能,具有手术后返流发生率低等优点。